top of page

AI與數位公民責任

AI與數位公民責任

在我的育兒生涯中,我曾經面臨過許多尷尬的時刻:從在帥帥幼兒園表演時手機突然播放「江南style」(我發誓那是鬧鐘,不是鈴聲),到被帥帥當眾質問為什麼我的頭髮「正在逃離我的頭頂」(謝謝你,親愛的兒子,我真的沒注意到)。


但沒有什麼能與上週在帥帥學校的家長會上發生的事情相提並論。


事情是這樣的:帥帥的學校正在舉辦一個關於「數位公民責任」的專題討論,邀請家長參與。作為一個大數據專家和科技愛好者,我自信滿滿地答應參加,心想這將是我展示專業知識的絕佳機會。


「爸,你會去嗎?」帥帥問道,「老師說這很重要。」


「當然!」我拍著胸脯保證,「這可是我的專業領域。」


家長會當天,我穿上了我最正式的襯衫(只有一個很小的咖啡漬),準備好了分享我的專業知識。然而,當討論開始時,我很快意識到,這次的焦點不是技術本身,而是我們作為「數位公民」的責任——特別是在AI時代。


「隨著AI工具變得越來越普及,」學校的數位教育協調員解釋道,「我們需要教導孩子們負責任地使用這些工具,理解它們的影響,並為自己的數位行為負責。」


就在這時,帥帥的手舉了起來。「我有個問題,」他說,聲音清晰地傳遍整個教室,「如果AI生成了不好的內容,那是誰的錯?是AI的錯,還是使用它的人的錯?」


教室裡安靜了下來,所有的目光都轉向了發言者。我期待著聽到專家的回答,但突然意識到,所有人都在看著我。顯然,帥帥已經向全班宣布他的爸爸是「AI專家」。


帥爸金句:「在AI時代,責任就像WiFi密碼——不管你多想,都不能假裝不知道它的存在。」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我清了清嗓子,試圖組織我的思緒。「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開始說道,「AI本身沒有意識或道德感,它只是按照設計和訓練運作。所以最終,責任在於使用AI的人,以及創建和部署AI系統的人。」


帥帥似乎對這個回答很滿意,但接著他又提出了一個更棘手的問題:「那麼,如果我用AI寫作業,這算作弊嗎?」


這個問題引發了一場熱烈的討論。有些家長認為使用AI完成作業絕對是作弊;其他人則認為這只是另一種學習工具,就像計算器或拼寫檢查一樣。


知識點:數位公民責任在AI時代包括理解AI工具的適當使用場景、認識到使用AI生成內容的倫理影響、尊重知識產權和原創性、批判性評估AI輸出,以及為自己使用AI的方式負責。教導孩子這些概念需要開放的對話、明確的界限和持續的指導。

「我認為關鍵在於透明度和目的,」我最終說道,「如果學生使用AI作為學習輔助工具,並且誠實地說明AI的參與程度,那麼這可能是有益的。但如果目的是欺騙或逃避學習過程,那就是問題了。」


討論繼續深入,涉及到許多我之前沒有認真思考過的問題:AI生成內容的版權歸屬、深度偽造的社會影響、算法偏見的教育意義,以及如何教導孩子在充斥著AI生成內容的世界中辨別真相。

回家的路上,帥帥出奇地安靜。「在想什麼?」我問道。


「我在想關於責任的事,」他說,「上週,我用AI幫我寫了一篇作文的開頭段落。我沒有告訴老師,因為我以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現在我覺得...也許我應該告訴她。」


我感到一陣驕傲。帥帥正在思考他的數位行為的倫理影響,這正是我們希望培養的那種反思能力。


「你覺得你應該怎麼做?」我問道,想聽聽他自己的想法。


帥帥思考了一會兒。「我想我應該告訴老師我用了AI,並問她這樣做是否可以。如果她說不行,那麼我會重新寫一篇。」


「這聽起來是個負責任的決定,」我鼓勵道。


這次對話成為了我們家庭「AI倫理」討論的開始。我們開始定期談論數位公民責任的各個方面,從信息真實性到隱私保護,再到尊重知識產權。


「在AI時代,責任就像WiFi密碼,」我某天評論道,「不管你多想,都不能假裝不知道它的存在。」


帥帥咯咯笑了起來,但他明白我的意思。在這個數位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了解我們的行為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


我們的討論很快從理論轉向了實踐。我們制定了一套家庭「AI使用準則」:

  1. 透明度:當使用AI生成內容時,我們會誠實地說明AI的參與程度。

  2. 批判性思維:我們不會盲目接受AI的輸出,而是會評估其準確性和適當性。

  3. 尊重原創性:我們會適當引用來源,無論是人類還是AI創作的內容。

  4. 平衡使用:我們會確保AI增強而非替代我們自己的思考和創造力。

  5. 持續學習:我們會不斷更新我們對AI技術和倫理的理解。


這些準則不僅適用於帥帥的學校作業,也適用於我的工作和我們的日常數位互動。


令我驚訝的是,帥帥開始在學校成為「負責任AI使用」的倡導者。當他的同學們炫耀如何使用AI「騙過」老師時,帥帥會提出質疑:「但你真的學到東西了嗎?」或者「你不覺得這有點像說謊嗎?」


當然,這並不總是讓他受歡迎,但我為他堅持原則的勇氣感到驕傲。


有一天,帥帥回家後興奮地告訴我,他的老師決定修改作業要求,明確說明學生可以使用AI作為輔助工具,但必須說明使用方式,並解釋AI如何幫助了他們的學習過程。


「這太棒了!」我說,「這樣每個人都知道規則,而且可以以負責任的方式使用AI。」

「是的,」帥帥同意道,「而且這樣更公平,因為有些同學家裡沒有電腦或網路,不能使用AI。現在老師會考慮到這一點。」


這個觀察讓我停頓了一下。帥帥不僅在思考個人責任,還在考慮數位工具的公平獲取問題——這是數位公民責任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隨著我們的討論繼續,我們開始探索更廣泛的社會問題:AI如何影響就業、隱私和民主;我們作為公民如何參與塑造AI的發展方向;以及如何確保AI技術造福所有人,而不僅僅是少數特權群體。


「爸,」有一天晚上,當我們一起瀏覽新聞時,帥帥突然問道,「你覺得AI會讓世界變得更好還是更糟?」


這是一個我自己也常常思考的深刻問題。「我認為答案取決於我們,」我最終回答道,「技術本身既不好也不壞,關鍵在於我們如何使用它,以及我們建立什麼樣的規則和價值觀來引導它的發展。」


帥帥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所以我們需要成為好的數位公民,這樣AI才能成為好的工具?」


「沒錯,」我說,「就像任何強大的工具一樣,AI可以用來創造或破壞。我們的責任是確保它被用於創造一個更公平、更智慧、更富有同情心的世界。」


這次對話讓我意識到,教導帥帥數位公民責任不僅僅是為了幫助他在學校取得成功或避免網路陷阱。它是在準備他成為一個能夠在這個日益數位化和自動化的世界中有效、負責任地生活的人。

如今,幾個月後,我們的「AI倫理」討論已經成為家庭生活的常規部分。當我們遇到新的AI工具或應用時,我們會一起評估它的優點和潛在問題。


當我們看到關於AI的新聞報導時,我們會討論其更廣泛的影響。


最令我驕傲的是,帥帥已經開始發展出自己的數位倫理框架。他不再只是遵循規則,而是開始思考這些規則背後的原因,以及它們如何適用於新的情況。


「你知道嗎,爸,」有一天,當我們討論一個新的AI圖像生成器時,帥帥說,「我覺得使用AI的最重要規則是:如果你不願意向別人解釋你是如何創建某樣東西的,那麼你可能不應該那樣做。」


這個簡單但深刻的洞察讓我停頓了一下。透明度確實是負責任使用AI的核心原則之一,而帥帥已經直覺地理解了這一點。


在這個AI迅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常常專注於技術本身的能力和局限性。但帥帥提醒了我,同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使用這些技術,以及我們在使用過程中體現什麼樣的價值觀。


也許,這就是AI時代育兒的精髓:不僅教導孩子如何使用新技術,還要幫助他們發展做出負責任決策的能力和道德框架。


因為最終,無論AI多麼先進,它都是由人類創造和使用的工具。而確保這些工具造福人類,將取決於下一代數位公民——像帥帥這樣的孩子——所做的選擇。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延伸資源:


🎧 Podcast 收聽全集|每天用 20 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力量


👉 https://reurl.cc/rEAK54



📺 YouTube 頻道|收看影片版 Podcast


👉 https://www.youtube.com/@ppvsread

藍色抽象背景
加白邊.png

科學實驗的虛擬助手

程式設計啟蒙

帥帥的AI健康教練

雲書苑

雲書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 |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20號3F

✉️ 信箱 | talk@ppvs.org

☎️ 電話 | (02) 2823 - 0833

AI教育快與慢 AI親子共學

  • 官方網站
  • Facebook
  • Line
  • Youtub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