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帥帥的AI繪本創作:當機器學習遇上童話故事

帥帥的AI繪本創作:當機器學習遇上童話故事

「爸爸,我想要一個恐龍超人的故事!」帥帥躺在床上,期待著睡前故事時間。問題是,我們已經讀完了家裡所有的恐龍書籍,而「恐龍超人」這個特殊組合似乎不在任何出版商的考慮範圍內。


作為一個大數據專家,我習慣了解決各種看似不可能的問題。我的公司雲書苑利用中文大數據比對論文抄襲,每天處理數百萬字的文本。但此刻,面對一個六歲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我的專業技能似乎派不上用場。


「恐龍超人?」我重複道,腦中快速搜索著可能的解決方案,「我不確定我們有這樣的書...」

帥帥的表情立刻垮了下來,但很快又亮起希望:「那你可以編一個嗎?就像上次那樣!」


上次「那樣」是我在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即興編造的一個故事,質量堪憂,情節漏洞百出,但不知為何贏得了帥帥的喜愛。今晚,在一天的工作之後,我的創意儲備已經見底,實在難以再次表演這種即興創作的魔法。


就在這時,一個想法閃過我的腦海:如果AI能夠分析和比對論文文本,它是否也能幫助創作兒童故事?更重要的是,我是否可以利用這項技術,不僅滿足帥帥對故事的渴望,還能將這變成一個有教育意義的親子活動?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從需求到創意:AI繪本的構思

那天晚上,我用一個簡單的現成故事打發了帥帥,但這個「恐龍超人」的請求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作為一個習慣用技術解決問題的人,我開始思考如何將AI技術應用到兒童故事創作中。


我的目標很明確:創建一個系統,能夠:

1. 根據帥帥的興趣和輸入生成原創故事

2. 創作適合他年齡和理解水平的內容

3. 包含教育元素,但不失趣味性

4. 允許我們共同參與創作過程

5. 生成視覺元素,使故事更加生動


經過幾天的研究和實驗,我設計了一個我稱之為「故事魔法師」的系統。它結合了自然語言處理和圖像生成技術,可以根據簡單的提示詞創作故事,並生成配圖。


系統的工作原理是:收集一些基本參數(主角、設定、主題等),然後生成故事大綱,再擴展為完整故事,最後為關鍵場景創建插圖。整個過程是互動式的,允許在每個階段進行調整和引導。


第一次嘗試:恐龍超人的誕生

系統準備就緒後,我迫不及待地想與帥帥一起測試。週末早晨,我邀請他參與這個特別的項目。

「帥帥,還記得你想要的恐龍超人故事嗎?」我問,「今天我們要一起創造這個故事,而且不只是講出來——我們還要做成一本真正的書!」


帥帥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真的嗎?我們可以畫圖嗎?」

「當然可以,」我微笑著說,「而且我們有一個特別的助手來幫忙。」


我向帥帥介紹了「故事魔法師」,解釋它如何工作,以及我們如何一起使用它。然後,我們開始了創作過程:

首先,我們定義了故事的基本元素:

- 主角:一隻名叫「雷克斯」的霸王龍,擁有超能力

- 設定:半現代半恐龍的世界

- 主題:勇氣、友誼和接受差異

- 目標讀者:6-7歲兒童

- 教育元素:恐龍知識和社交技能


接下來,系統生成了幾個故事大綱選項。

我們一起閱讀,帥帥選擇了他最喜歡的一個:雷克斯是最後一隻恐龍,隱藏在現代城市中,偶然獲得超能力後決定成為超級英雄,但必須克服人們對他外表的恐懼。


有了大綱,系統開始生成完整故事。每生成一部分,我們就一起閱讀,帥帥提出修改建議:「雷克斯應該會噴火!」「他需要一個人類朋友!」「壞人應該是一個想捕捉所有動物的科學家!」


我將這些建議輸入系統,故事逐漸成形,融合了AI的創意和帥帥的想像。最後,我們為關鍵場景生成了插圖,帥帥還添加了自己的塗鴉和顏色。


整個過程花了大約兩小時,最終成果是一個16頁的小繪本,講述了「雷克斯:恐龍超人」如何克服恐懼,用他的超能力保護城市,並找到接納他的朋友。


那天晚上的睡前故事時間特別有意義——帥帥驕傲地捧著我們一起創作的書,聽我朗讀他共同創造的故事。


從一本書到一個系列:創意的爆發

「恐龍超人」的成功點燃了帥帥的創作熱情。「我們下次可以做什麼故事?」他迫不及待地問。

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次性的活動,而是可以發展成持續的創意項目。


為了使這個過程更有教育意義,我設計了一個更結構化的方法:

  1. 主題探索

    :每個故事都圍繞一個主題或概念,如情緒管理、環保意識、數學概念等

  2. 研究階段

    :在創作前,我們會一起學習相關知識

  3. 角色發展

    :深入思考角色的特點、動機和成長

  4. 故事結構

    :學習基本的故事結構(開始、衝突、解決)

  5. 反思討論

    :故事完成後,討論其中的教訓和見解


這種方法將故事創作變成了一個全面的學習體驗,涵蓋語言、藝術、科學和社會情感學習。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們創作了一系列故事,每個都有不同的焦點:

- 「雷克斯和數字城堡」:融入基礎數學概念

- 「雷克斯的情緒冒險」:探索情緒識別和管理

- 「雷克斯拯救珊瑚礁」:介紹海洋生態和環保意識

- 「雷克斯和時間機器」:探索歷史和不同文化


每個故事都成為了探索新知識領域的跳板,而AI系統則幫助我們將這些概念轉化為吸引人的敘事。

從消費者到創造者:數位素養的培養

隨著我們的故事創作項目深入,我注意到帥帥的態度發生了微妙但重要的變化。他不再只是被動地消費內容,而是開始思考內容是如何創造的。


「這個卡通是怎麼做出來的?」「誰寫了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做得比這更好嗎?」這類問題開始頻繁出現。


我意識到,我們的AI故事項目正在培養一種關鍵的數位素養——理解媒體是如何創造的,以及如何成為創造者而非僅僅是消費者。


為了強化這一點,我開始更透明地解釋AI的工作原理:

「故事魔法師很聰明,但它需要我們的指導,」我解釋道,「它學習了很多故事,但不知道哪些適合你,哪些是你喜歡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建議很重要。」


我們討論了AI的優勢(快速生成內容、提供多樣化想法)和局限性(缺乏真正的理解、可能重複常見模式)。


帥帥開始理解,技術是工具,而不是魔法——強大但需要人類的創意和判斷來引導。


為了進一步培養這種批判性思維,我們開始「評論」我們讀的其他書籍和看的節目:「你覺得這個故事有什麼好的地方?」「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麼改進它?」


從虛擬到實體:社區分享與反饋

幾個月後,我們的「雷克斯」系列已經積累了十多本自製繪本。帥帥對這些作品感到非常自豪,並開始表達分享的願望:「我可以把我們的書帶到學校給朋友們看嗎?」


這個請求讓我意識到,我們的創作還有一個未開發的維度——社區參與和反饋。創作不僅是表達自己,也是與他人連接的方式。


於是,我幫助帥帥準備了一個特別的「作者日」活動,邀請他的幾個同學和他們的父母來我們家。帥帥擔任「首席作者」,展示我們的創作過程和成果,並朗讀他最喜歡的故事。


孩子們的反應超出了我的預期。

他們不僅喜歡故事本身,還對創作過程充滿好奇。「我們也可以做自己的書嗎?」他們問。


這次活動激發了一個更大的想法:一個兒童故事創作工作坊。我聯繫了帥帥的學校,提議組織一系列課後活動,教導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如何使用AI工具創作自己的故事。


學校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我們設計了一個六週的項目,每週聚焦一個方面:角色創造、情節發展、對話寫作、插圖設計、編輯修改,最後是成果展示。我負責技術部分,一位語文老師協助文學方面的指導。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意外收穫:超越故事的學習

這個AI繪本創作項目帶來的好處遠超我的預期。

首先,帥帥的語言能力有了顯著提升。他的詞彙量擴大了,句子結構更加複雜,對故事元素(角色、情節、衝突、解決)的理解更加深入。他開始注意到不同的敘事風格和技巧,並嘗試在自己的口頭故事中應用。


其次,他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鍛煉。AI提供了框架和建議,但最終的創意決策來自帥帥。他學會了發展想法、評估選項、做出選擇——這些都是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核心技能。


最令我驚喜的是帥帥對技術的理解。他開始將AI視為工具而非魔法,理解它的可能性和局限性。「AI很聰明,但有時候會有奇怪的想法,」他觀察道,「我們需要告訴它什麼是好的。」這種對技術的批判性理解,可能是數位時代最寶貴的技能之一。


當AI遇上童年:反思與教訓

這段AI繪本創作之旅讓我思考了很多關於技術、創造力和童年的問題。


一方面,AI確實為創造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它可以克服技術障礙(如繪畫技能有限),提供創意火花,並使複雜的創作過程對兒童更加可行。它擴展了表達的可能性,使更多的想法能夠實現。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警惕技術可能帶來的局限。過度依賴AI可能限制原創思維,或者使創作過程過於公式化。最重要的是保持人類判斷和創意在中心位置,將AI視為助手而非替代品。


最重要的是,我意識到技術本身既不好也不壞——關鍵在於我們如何使用它。在帥帥的案例中,AI成為了連接而非隔離的工具,成為了創造而非消費的催化劑,成為了學習而非娛樂的平台。


結語:從讀者到作者的旅程

如今,我們的AI繪本創作已經成為家庭傳統,每個月至少創作一個新故事。帥帥的「雷克斯」系列已經有了十五本,還衍生出了其他角色和世界。


最近,當帥帥的老師問班上孩子們最喜歡的書是什麼時,帥帥的回答讓我感動:「我最喜歡的是我和爸爸一起寫的書。」


這個回答讓我意識到,這個項目的真正價值不在於技術或最終產品,而在於過程——我們一起創造、學習和分享的時光。它不僅僅是關於故事創作,還關於父子連接、思維發展和自我表達。


也許,這就是AI輔助創意的最高境界:不是取代人類創造力,而是擴展它;不是簡化創作過程,而是使其更加豐富和包容;不是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激發新的問題和可能性。


至於那個最初要求「恐龍超人」故事的小男孩?他現在知道,故事不僅是被動接收的娛樂,還是可以主動創造的世界。


他不再只是讀者,也成為了作者——一個能夠將想像變為現實的創造者。

而這種從消費者到創造者的轉變,可能是我們能給予數位時代兒童的最寶貴禮物之一。


一句話說錯,全場失控?不再重複吼叫、崩潰、一句對的話,孩子就願意聽。

一張表教你 10 句關鍵語言 → 馬上改善親子互動


👉加入官方LINE輸入「教養語言」免費領取【10句教養語言轉譯表】




延伸資源:


🎧 Podcast 收聽全集|每天用 20 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力量


👉 https://reurl.cc/rEAK54



📺 YouTube 頻道|收看影片版 Podcast


👉 https://www.youtube.com/@ppvsread


藍色抽象背景
加白邊.png

帥帥的AI虛擬實境冒險

帥帥的情緒日記:當大數據分析遇上小孩脾氣

帥帥的AI角色扮演

雲書苑

雲書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 |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20號3F

✉️ 信箱 | talk@ppvs.org

☎️ 電話 | (02) 2823 - 0833

AI教育快與慢 AI親子共學

  • 官方網站
  • Facebook
  • Line
  • Youtub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