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家,數學作業一直是一場持續的戰爭。不是帥帥與數學的戰爭,而是我與自己的戰爭——一場關於「到底要幫他多少」的內心掙扎。
作為一個大數據專家,我的數學能力還算過得去。
我可以計算出論文抄襲的概率,分析複雜的數據模式,甚至在超市快速估算出購物車裡所有物品的總價(雖然收銀台的最終數字總是讓我懷疑自己的能力)。
但是,教九歲的孩子做數學題?這完全是另一回事。
「爸,我需要幫忙,」帥帥某天放學後宣布,同時把數學作業拍在餐桌上,彷彿那是一份投降書,「這些分數題太難了。」
我看了看題目,心想:「這有什麼難的?只是簡單的分數加減法而已。」然後我開始解釋:「你看,要把分數相加,首先要找到最小公分母,然後——」
「等等,」帥帥打斷我,「什麼是公分母?」
「就是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我自信地回答。
帥帥用一種「你是不是在說外星語」的眼神看著我。「什麼是公倍數?」
就這樣,我們 進入了一個數學術語的無底洞。
每解釋一個概念,就需要解釋另外三個支撐它的概念。
到最後,我們都忘了最初的問題是什麼。
就在這時,帥帥提出了一個讓我驚訝的建議:「爸,我們可以問問AI嗎?」
我愣了一下。
作為一個科技愛好者,我當然知道AI可以解決數學問題。
但作為一個父親,我有些猶豫。我不希望帥帥養成依賴AI的習慣,但我也不想讓他對數學產生恐懼。
「好吧,」我最終同意了,「但我們要制定一些規則。」
💬帥爸金句:「用AI做數學就像用計算機,重點不是得到答案,而是理解為什麼這是答案。」
我們坐在電腦前,打開了一個AI助手。帥帥輸入了第一道題目:「2/3 + 1/4 = ?」
AI不僅給出了答案(11/12),還詳細解釋了每一步:找最小公分母(12),將分數轉換為同分母形式(8/12 + 3/12),然後相加得到11/12。
帥帥的眼睛亮了起來。「哇,這比你解釋得清楚多了!」
我假裝受傷地摸了摸胸口。「謝謝你的誠實,兒子。」
但我不得不承認,AI的解釋確實很清晰,而且它有無窮的耐心,不會因為重複解釋同一個概念而感到煩躁。
然而,我注意到一個問題:帥帥開始直接詢問答案,而不是嘗試理解過程。
「等一下,」我說,「從現在開始,新規則:你必須先自己嘗試解題,然後我們才能問AI。而且,你不能只看答案,你必須理解每一步。」
帥帥撅起嘴,但還是同意了。
💡知識點:AI可以成為學習數學的強大工具,但 關鍵是正確使用它。設定明確的規則(如先自己嘗試,理解過程而不僅僅是答案)可以確保AI成為學習的輔助工具,而不是替代思考的捷徑。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建立了一個新的數學作業流程:帥帥先自己嘗試解題,遇到困難時記下具體問題,然後我們一起諮詢AI。
每次得到答案後,帥帥必須用自己的話解釋解題過程,確保他真正理解了。
令我驚訝的是,這個方法效果奇佳。帥帥不僅完成了作業,還開始對數學產生興趣。AI的耐心解釋和視覺化示例幫助他理解了許多之前困擾他的概念。
一週後,帥帥的數學老師發來一條訊息,詢問我們最近是否改變了學習方法,因為帥帥在課堂上的表現有了明顯提升。
「我們找了一個新家教,」我回覆道,然後在心裡補充:「一個永遠不會累、不會煩躁,而且不收費的家教。」
當然,這個方法並非沒有挑戰。有時AI會給出過於複雜的解釋,或者使用帥帥尚未學過的概念。
這時,我就需要介入,幫助他過濾和簡化信息。
還有一次,AI在解釋一道應用題時出錯了,這給了我一個絕佳的機會來教導帥帥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
「看,」我指出那個錯誤,「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盲目相信AI。它很聰明,但不是完美的。我們還是需要自己的大腦來判斷答案是否合理。」
帥帥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就像你說的,AI是工具,不是魔法。」
我忍不住笑了。「沒錯,就像計算機一樣。知道如何使用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後的原理。」
幾週後,當帥帥拿回數學測驗時,他驕傲地向我展示了他的A+成績。
「看,爸爸!」他興奮地說,「我做對了所有題目,而且我真的理解了!」
「太棒了!」我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這證明了什麼?」
帥帥想了想,然後自信地說:「證明了我的大腦比AI更厲害!」
我笑了。「嗯,也許不完全是這樣。
但它確實證明了一點:當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結合在一起時,我們可以達到驚人的高度。」
那天晚上,當我幫帥帥蓋好被子時,他問了一個讓我思考的問題:「爸,你覺得未來的學校會允許學生在考試中使用AI嗎?」
我思考了一會兒。「我不確定。但我知道一件事:無論技術如何發展,理解概念、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永遠不會過時。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只是要知道答案,還要理解為什麼。」
帥帥點點頭,似乎對這個回答很滿意。「那麼,」他打了個哈欠說,「明天我們可以用AI幫忙做科學作業嗎?我們要寫一篇關於太陽系的報告。」
「當然可以,」我笑著說,「但記住規則:先自己研究,然後才能問AI。」
「我知道,我知道,」帥帥咕噥著,「AI是工具,不是魔法。」
看著他漸漸入睡,我不禁想:在這個AI迅速發展的時代,也許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們如何避免使用這些工具,而是教他們如何明智地使用它們。
畢竟,未來屬於那些既能理解技術,又能超越技術的人。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延伸資源:
🎧 Podcast 收聽全集|每天用 20 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力量
📺 YouTube 頻道|收看影片版 Podc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