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數位素養大挑戰

數位素養大挑戰

在我的人生中,我曾經面臨過許多尷尬的時刻:從在重要會議上手機突然播放「Baby Shark」(謝謝你,帥帥,把這首歌設為我的鬧鐘鈴聲),到在公司簡報時不小心分享了我的個人照片資料夾(裡面全是我穿著可笑睡衣的照片)。


但沒有什麼能與上週在帥帥學校的「數位公民講座」上發生的事情相提並論。


事情是這樣的:帥帥的學校邀請家長參加一個關於「數位素養與網路安全」的講座,特別強調了家長在引導孩子安全使用網路方面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大數據專家和科技愛好者,我自信滿滿地答應參加,心想這將是我展示專業知識的絕佳機會。


「爸,你會去嗎?」帥帥問道,「老師說這很重要。」


「當然!」我拍著胸脯保證,「這可是我的專業領域。」


帥帥看起來有點懷疑。「真的嗎?那你知道什麼是『深度偽造』嗎?」


「當然知道,」我自信地回答,「那是使用AI技術創建的假視頻或音頻,可以讓人看起來或聽起來像是在說或做他們實際上從未說過或做過的事情。」


帥帥點點頭,似乎對我的回答還算滿意。「那麼,什麼是『數位足跡』?」


「就是你在網路上留下的所有痕跡,」我解釋道,「從社交媒體帖子到網站瀏覽歷史,再到在線購物記錄。」


帥帥繼續他的測試:「那麼,如何識別網路釣魚郵件?」


我開始懷疑這是不是一場審問。


「通常它們會有緊急性的語氣,要求你立即點擊鏈接或提供個人信息。它們可能看起來像是來自合法機構,但仔細檢查發件人的郵箱地址通常會發現問題。」


💬帥爸金句:「在網路上,如果你不確定某個信息是真是假,就假設它是假的——除非它說你很帥,那就是真的。」

帥帥滿意地點點頭,然後拋出了最後一個問題:「那麼,什麼是『確認偏誤』?」


這個問題讓我停頓了一下。「呃...那是...當你只相信符合你已有觀點的信息,而忽略或拒絕與之相反的證據。」


「很好,」帥帥說,聽起來像個小教授,「看來你確實知道一些東西。」


講座當天,我穿上了我最正式的襯衫(上面只有一個很小的咖啡漬),準備好了分享我的專業知識。然而,當我走進學校禮堂時,我注意到其他家長都帶著筆記本,看起來非常認真。


講座開始了,主講人是一位資深的網路安全專家。


她開始介紹各種數位素養的概念,從批判性思考到網路禮儀,再到隱私保護。這些都是我熟悉的內容,我開始放鬆下來。


然後,她宣布了一個互動環節:「現在,我們將進行一個小測驗,看看大家對數位素養的理解程度。請拿出你們的手機,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


我自信地掃描了二維碼,進入了測驗頁面。第一個問題很簡單:「什麼是網路釣魚?」我迅速選擇了正確答案。


第二個問題:「以下哪項不是保護個人數據的有效方法?」也很容易。


但隨著問題的深入,我開始感到不安。「在評估網路信息的可靠性時,以下哪種方法最不可靠?」我不太確定答案,但還是做出了選擇。


💡知識點:數位素養包括批判性評估在線信息的能力、理解數位足跡的概念、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的知識,以及負責任地使用社交媒體的能力。在AI時代,這些技能變得更加重要,因為我們需要能夠識別深度偽造、理解算法偏見,並批判性地評估AI生成的內容。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測驗結束後,主講人公布了答案,並在屏幕上顯示了每個問題的正確率。


令我震驚的是,我只答對了60%的問題。


更令我尷尬的是,當主講人問道「有誰得了滿分?」時,帥帥和幾個其他學生舉起了手。


是的,我的九歲兒子在數位素養測驗中得了滿分,而我,一個自詡為科技專家的成年人,只答對了一半多一點。


講座結束後,帥帥走到我身邊,臉上帶著那種「我早就告訴過你」的表情。「怎麼樣,爸?」他問道,聲音中帶著明顯的得意。


「嗯,那個測驗有點棘手,」我試圖為自己辯解,「有些問題的措辭很模糊。」


帥帥翻了個白眼。「爸,承認吧,你被淘汰了。」


「淘汰?」我重複道,「什麼意思?」


「就是說你的知識已經過時了,」他解釋道,「我們在學校每週都有數位公民課。老師說我們這一代需要成為數位原住民,而不是數位移民。」


我不得不承認,帥帥說得有道理。


雖然我每天都在使用科技,但我對數位素養的理解可能確實有些過時。


在一個信息爆炸、深度偽造技術日益成熟、社交媒體算法不斷演變的時代,保持最新的數位素養知識確實是一個挑戰。


「那麼,」我謙虛地問道,「你願意教我一些東西嗎?」


帥帥的眼睛亮了起來。「當然!我們可以從基礎開始。首先,在網路上,如果你不確定某個信息是真是假,就假設它是假的——除非它說你很帥,那就是真的。」


我忍不住笑了。「這是你老師教你的嗎?」


「不,」帥帥咧嘴一笑,「這是我自己編的。但原則是對的:保持懷疑態度,尋求多方面的證據。」


接下來的幾週,帥帥和我開始了一段有趣的角色反轉之旅。


他成了老師,我成了學生。我們一起探討了如何識別假新聞、如何保護個人數據、如何安全使用社交媒體,甚至如何理解和應對算法偏見。


令我驚訝的是,帥帥對這些概念的理解非常深入。他不僅知道「什麼」和「如何」,還理解「為什麼」。例如,他不僅知道應該使用強密碼,還理解密碼強度背後的數學原理。


「看,爸,」他某天解釋道,「如果你的密碼只有小寫字母,那麼每個位置只有26種可能。


但如果你加上大寫字母、數字和特殊符號,每個位置就有很多種可能,這使得密碼更難被破解。」

我點點頭,對他的解釋印象深刻。「你是從哪裡學到這些的?」


「一部分是從學校,」他說,「但我也用AI學習了很多。


我會問它問題,然後它會解釋給我聽。但我總是會核實信息,因為AI有時候也會出錯。」


這讓我思考:在AI時代,數位素養的定義正在擴展。


它不僅包括傳統的媒體素養和網路安全知識,還包括理解AI的能力和局限性,以及如何負責任地使用這些工具。


我們的「數位素養課程」很快擴展到了整個家庭。我們設立了每週的「事實核查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會選擇一則新聞或社交媒體帖子,一起研究它的真實性。我們還制定了家庭數位使用規則,包括屏幕時間限制、隱私設置檢查和定期密碼更新。


最令我驚訝的是,這些活動不僅提高了我們的數位素養,還加強了我們的家庭關係。


我們開始更多地討論我們在網上看到和經歷的事情,分享我們的疑慮和發現。


「爸,」有一天晚上,當我們一起檢查隱私設置時,帥帥突然說,「我很高興我們一起學習這些東西。」


「我也是,」我微笑著說,「雖然有點尷尬,我這個大數據專家竟然要向九歲的兒子學習數位素養。」


「沒關係,」帥帥安慰道,「你教了我很多其他東西。而且,這樣我們可以互相幫助。你知道大數據和AI的技術細節,我知道最新的社交媒體趨勢和數位公民規則。」


他說得對。在這個數位時代,學習是雙向的。我們這一代人可能擁有技術知識和生活經驗,但年輕一代則是真正的數位原住民,他們從小就在這個環境中成長,對其有著直覺的理解。


如今,幾個月後,我們的數位素養之旅仍在繼續。我們不僅學會了更安全、更負責任地使用科技,還學會了如何將這些工具融入我們的生活,使其成為增強而非取代人際關係的手段。


最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批判性思考。正如帥帥所說:「在網路上,如果你不確定某個信息是真是假,就假設它是假的——除非它說你很帥,那就是真的。」


這可能不是最學術的數位素養定義,但它確實抓住了核心:保持懷疑,尋求證據,同時保持幽默感。


因為在這個數位世界中,也許最重要的素養就是能夠在嚴肅對待信息的同時,不把自己太當回事。


一句話說錯,全場失控?不再重複吼叫、崩潰、一句對的話,孩子就願意聽。

一張表教你 10 句關鍵語言 → 馬上改善親子互動


👉加入官方LINE輸入「教養語言」免費領取【10句教養語言轉譯表】




延伸資源:


🎧 Podcast 收聽全集|每天用 20 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力量


👉 https://reurl.cc/rEAK54



📺 YouTube 頻道|收看影片版 Podcast


👉 https://www.youtube.com/@ppvsread

藍色抽象背景
加白邊.png

科學實驗的虛擬助手

程式設計啟蒙

AI與數位公民責任

雲書苑

雲書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 |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20號3F

✉️ 信箱 | talk@ppvs.org

☎️ 電話 | (02) 2823 - 0833

AI教育快與慢 AI親子共學

  • 官方網站
  • Facebook
  • Line
  • Youtub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