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育兒生涯中,我曾經面臨過許多令人頭痛的問題:從解釋為什麼月亮不是由乳酪做成的(儘管這個理論確實很誘人),到說明為什麼我們不能把家裡的廁所改造成水上樂園(主要是因為我們的保險不包括「自製瀑布導致的鄰居公寓淹水」)。
但沒有什麼能與上週帥帥提出的問題相提並論:「爸,我們怎麼知道AI告訴我們的是真的?」
這個問題來得很突然。我們正在晚餐桌前,帥帥正興高采烈地分享他用AI幫助完成的科學報告——關於恐龍滅絕的各種理論。
「AI告訴我,除了小行星撞擊外,還有火山爆發、氣候變化,甚至可能是恐龍文明的核戰爭導致了它們的滅絕!」帥帥興奮地說。
我差點被我的湯嗆到。「等等,恐龍文明的核戰爭?」
帥帥點點頭,完全沒注意到我的驚訝。「是的!AI說有些科學家認為,某些恐龍可能進化出了高度智能,建立了先進文明,但最終因為資源爭奪引發了核戰爭。」
就在這時,我意識到我們需要進行一次關於批判性思維的嚴肅對話。
💬帥爸金句:「AI就像是一個知識量驚人的朋友,只不過這個朋友偶爾會把自己做的夢當成回憶。」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帥帥,」我放下湯匙,盡量用平靜的語氣說,「你覺得恐龍真的發展出了核武器嗎?」
帥帥停頓了一下,似乎第一次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呃...可能不太可能?但AI說的啊。」
「這就是問題所在,」我解釋道,「AI非常聰明,知道很多事情,但它並不總是對的。有時候它會『幻想』——創造看似合理但實際上不真實的信息。」
帥帥皺起眉頭。「那我怎麼知道它什麼時候在說真話,什麼時候在幻想?」
這正是關鍵問題,不是嗎?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批判性思維可能是我們能教給孩子的最重要技能之一。
💡知識點:批判性思維在AI時代變得尤為重要,它包括質疑信息來源、尋求多方證據、識別偏見和邏輯謬誤的能力。對於兒童來說,培養這種思維方式意味著學會提問、比較不同來源的信息、理解AI的局限性,以及發展獨立判斷的信心。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說,「讓我們一起想想如何判斷信息的可靠性。」
我們決定從帥帥的恐龍報告開始,將其作為一個實際案例來練習批判性思維。我建議了一個簡單的框架:
質疑來源:這個信息來自哪裡?是可靠的來源嗎?
尋找證據:有什麼證據支持這個說法?
考慮合理性:這個說法符合我們已知的事實和常識嗎?
查看多個來源:其他來源是否也提到了相同的信息?
帥帥立刻投入到這個「信息偵探」的角色中。我們一起上網搜索恐龍滅絕的科學理論,查閱了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網站,甚至翻出了帥帥的恐龍百科全書。
很快,帥帥就發現了真相:主流科學確實認為小行星撞擊、火山活動和氣候變化可能共同導致了恐龍滅絕,但「恐龍文明核戰爭」理論完全是虛構的。
「AI編造了這個!」帥帥驚訝地說,「但為什麼它要這樣做?」
「AI就像是一個知識量驚人的朋友,」我解釋道,「只不過這個朋友偶爾會把自己做的夢當成回憶。
它被設計來生成看似合理的文本,但它並不真正『理解』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虛構。」
帥帥思考了一會兒。「所以我不能完全相信它?」
「你不應該完全相信任何單一來源,」我說,「包括我,包括你的老師,甚至包括書本。批判性思維就是學會提問和尋找證據,而不是盲目接受權威。」
這次對話激發了帥帥的好奇心。接下來的幾天,他開始對各種信息來源進行「事實核查」,從AI的回答到我的晚餐桌發言(「爸,你確定世界上最辣的辣椒真的能讓人暫時失明嗎?讓我查一下...」)。
我們決定將這變成一個家庭活動:每週的「事實與虛構」遊戲。規則很簡單:每個人提出三個聲明,其中兩個是真的,一個是假的,其他人需要猜出哪個是假的,並解釋他們的推理過程。
這個遊戲不僅鍛煉了我們的批判性思維,還教會了帥帥一些有用的「信息評估」技巧:
注意極端或聳人聽聞的說法
警惕缺乏具體細節的模糊陳述
識別情感操縱的語言
尋找可能的動機或偏見
有一次,帥帥提出了以下三個關於蜜蜂的聲明:- 蜜蜂可以識別人臉- 蜜蜂每秒鐘可以拍動翅膀200次- 蜜蜂有五隻眼睛
令我驚訝的是,這三個聲明都是真的!當我質疑蜜蜂識別人臉的能力時,帥帥得意地拿出了他的證據:來自科學期刊的研究報告,證明蜜蜂確實具有簡單的面部識別能力。
「看,爸,」他驕傲地說,「我用了你教我的方法。我確保每個事實都有可靠來源的支持,而且我特意選了一個聽起來不可能但實際上是真的事實,來測試你是否會用偏見而不是證據來判斷。」
我不得不承認,我的小徒弟已經超越了老師。
然而,真正的考驗發生在帥帥的下一個學校項目中。他的老師要求學生們寫一篇關於全球變暖的報告,帥帥決定使用AI來幫助收集信息。
「我會小心的,」他向我保證,「我會核實所有事實。」
當他開始研究時,他發現AI提供的信息有時相互矛盾。一次查詢顯示全球變暖主要由人類活動引起,而另一次查詢則強調自然氣候循環的作用。
「這很奇怪,」帥帥困惑地說,「為什麼AI給出不同的答案?」
這給了我們一個討論AI偏見和「提示工程」的機會。我解釋了AI如何根據提問的方式和使用的語言來調整其回答,以及它如何反映訓練數據中可能存在的偏見。
「所以問題的提法會影響答案?」帥帥問道。
「絕對會,」我說,「這就像問一個人『你為什麼這麼棒?』和問『你有什麼缺點?』會得到非常不同的回答一樣。」
帥帥決定進行一個小實驗。他用不同的方式向AI提問關於全球變暖的問題:- 「全球變暖是真的嗎?」- 「有什麼證據支持全球變暖?」- 「有什麼證據反對全球變暖?」- 「科學家對全球變暖有什麼共識?」
通過比較這些不同問題的回答,帥帥開始理解如何提出更中立、更全面的問題,以及如何識別回答中可能的偏見。
最終,帥帥完成了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報告。
他不僅準確地解釋了全球變暖的科學原理,還討論了不同的觀點和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他在報告中包含了一個「方法論」部分,解釋他如何評估信息的可靠性。
他的老師給了他A+,並特別表揚了他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你知道嗎,爸,」帥帥在晚餐時說,「我覺得AI實際上幫助我變得更擅長思考,因為我必須更加小心地評估信息。」
這個觀察讓我停頓了一下。在我們擔心AI可能削弱批判性思維的同時,它實際上可能成為培養這種能力的工具——前提是我們教導孩子正確的方法。
如今,幾個月後,帥帥已經發展出了相當成熟的信息評估技能。
他不再盲目接受AI(或任何來源)的信息,而是養成了提問、核實和思考的習慣。
他甚至創建了自己的「信息評估清單」,貼在書桌上,提醒自己在接受任何聲明前要問的問題。
最令我驕傲的是,帥帥開始將這些技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從評估廣告聲明(「爸,這個玩具廣告說它是『有史以來最酷的』,但這是主觀說法,沒有具體證據支持」)到質疑社交媒體上的流言(「我的同學說這個名人死了,但我查了三個新聞網站,沒有一個報導這個消息」)。
在這個信息爆炸、真相與虛構界限日益模糊的時代,批判性思維可能是我們能給孩子的最寶貴禮物之一。
而AI,諷刺的是,可能成為培養這種能力的完美訓練場——因為它既是信息的來源,也是需要被質疑的對象。
正如帥帥現在喜歡說的:「相信,但要核實。」這可能是AI時代的最佳座右銘。至於恐龍文明的核戰爭?
嗯,那仍然只存在於科幻小說和過度活躍的AI想像中——至少目前的考古證據是這樣表明的。但誰知道呢?
也許有一天,帥帥會成為那個發現第一個恐龍智能文明證據的古生物學家。
如果那一天到來,我相信他會用他的批判性思維技能來仔細評估證據,而不是盲目接受或拒絕任何可能性。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延伸資源:
🎧 Podcast 收聽全集|每天用 20 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力量
📺 YouTube 頻道|收看影片版 Podc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