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當 AI 遇上小學生的「腦洞大開」:讓 AI 幫忙寫歌詞,小學生演唱 AI 版洗腦神曲

當 AI 遇上小學生的「腦洞大開」:讓 AI 幫忙寫歌詞,小學生演唱 AI 版洗腦神曲

我發誓我沒有編這個。就在上個月,小明的學校舉辦了一場「科技與藝術」主題的才藝表演。當我接到邀請時,我正在辦公室裡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為什麼我的咖啡總是在我真正需要它的時候變冷(我懷疑這是宇宙對我的某種懲罰)。


「林先生,」小明的音樂老師林老師在電話那頭說,「我們正在籌備一場才藝表演,想請您來分享一下關於AI在音樂創作方面的應用。」

「當然可以,」我回答,心想這是個展示我專業知識的好機會,「我可以談談AI如何改變音樂創作的未來。」


「太好了!」林老師聽起來鬆了一口氣,「對了,小明提到您最近在家裡嘗試了一些AI作曲工具?」

「是的,」我承認,「我們玩了一些AI音樂生成器,不過我的音樂天賦大概只夠分辨出《小星星》和國歌的區別。」


「那就更完美了,」林老師笑著說,「我們希望能進行一個有趣的實驗:讓孩子們和AI一起創作歌曲,然後在才藝表演上演唱。您能幫忙組織這個活動嗎?」

就這樣,我被捲入了一場「小學生 + AI」的音樂創作大冒險。


當我到達學校時,音樂教室已經充滿了興奮的小學生。小明看到我,興奮地揮手,好像我是某種格萊美獎得主(事實上,我唯一的音樂成就是在大學時代的卡拉OK比賽中獲得了「最具娛樂精神獎」,這基本上是對「唱得很糟糕但很有趣」的委婉表述)。


「各位同學,」林老師介紹道,「這位是小明的爸爸,林先生。他是一位大數據專家,今天來和我們一起探索AI音樂創作的奧秘。」

我清了清喉嚨,準備開始我的演講,但一個小男孩立刻舉起了手。


「林叔叔,」他問道,「AI真的會唱歌嗎?它有嘴巴嗎?」

這個問題讓我忍不住笑了。「AI沒有實體的嘴巴,」我解釋道,「它是通過計算機程序來『創作』和『演唱』的。基本上,AI被訓練觀察了數百萬首歌曲,學習了不同的風格、旋律和歌詞模式,然後根據我們給它的指示來創造新的音樂和歌詞。」


「就像魔法一樣?」一個小女孩問道。

「某種程度上是的,」我點點頭,「但這是基於數學和計算的『魔法』。」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我拿出平板電腦,打開了一個AI音樂生成應用。「讓我們來做個示範。有誰想提議一個簡單的歌曲主題?」

「恐龍!」「太空!」「冰淇淋!」「學校!」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喊道。

「好的,讓我們選擇...太空冰淇淋,」我笑著說,結合了兩個提議,「我們來看看AI能為這個奇怪的主題創作什麼歌詞。」

我輸入了提示:「為小學生創作一首關於太空冰淇淋的歡快歌曲歌詞,簡單易唱,有朗朗上口的副歌。」


幾秒鐘後,AI生成了歌詞:

```太空冰淇淋,飄在星空中巧克力流星,香草月亮宮草莓火箭,載我去遨遊銀河系裡的甜蜜夢

[副歌]太空冰淇淋,冰冰涼涼太空冰淇淋,甜甜香香在零重力中跳舞旋轉這滋味真是太棒啦!```

「哇!」孩子們齊聲驚嘆。


「這太酷了!」小明興奮地說,「我們可以唱這首歌嗎?」

「當然可以,」林老師微笑著說,「但首先,讓我們看看AI能不能為這些歌詞創作一段簡單的旋律。」


我切換到另一個AI應用,輸入了歌詞,並要求它生成一段適合小學生演唱的簡單旋律。幾秒鐘後,應用程序播放出一段歡快的旋律,完美匹配了歌詞的節奏和情緒。

孩子們立刻開始跟著哼唱,有些甚至自發地加入了舞蹈動作。


「看來我們有了第一首歌!」林老師高興地說,「但這只是開始。今天的活動是讓你們分組,每組選擇一個主題,然後與AI合作創作自己的歌曲。下週的才藝表演上,每組都將演唱自己的創作。」


教室裡爆發出一陣歡呼聲。孩子們迅速分成了五個小組,每組4-5人,開始討論他們想要的歌曲主題。

小明所在的小組決定創作一首關於「未來學校」的歌曲。他們列出了一些關鍵詞:機器人老師、飛行書包、全息課本、太空午餐。


我幫助他們將這些想法輸入AI:「為小學生創作一首關於未來學校的歡快歌曲歌詞,包含機器人老師、飛行書包、全息課本和太空午餐等元素。簡單易唱,有朗朗上口的副歌。」


AI生成的歌詞讓孩子們笑得前仰後合:

```早上好,機器人老師今天我們學什麼新知識?飛行書包自動跟隨全息課本展開新奇趣


數學課上太空漫遊科學實驗變出彩虹歷史課穿越時光隧道音樂課和外星人合奏

[副歌]未來學校真奇妙學習變得超級棒不用背書不用考知識自動進腦袋```

「這太搞笑了!」小華大笑著說,「但最後一句不對,知識才不會自動進腦袋呢!」

「是啊,」小美同意道,「即使在未來,我們還是要學習的。」


「那我們來修改一下,」我建議道,「告訴AI你們想要改變什麼。」

小明接過平板電腦,輸入:「最後一句改為『知識需要靠努力』。」


AI立即更新了歌詞,孩子們對新版本表示滿意。接下來,我們使用另一個AI應用為歌詞生成旋律,然後孩子們開始練習演唱。


其他小組也在忙著創作自己的歌曲:有關「海底探險」的、「超級英雄上學記」的、「動物運動會」的,甚至還有一首關於「AI與人類友誼」的歌曲。每個小組都展現出驚人的創造力,不僅接受了AI生成的基本歌詞,還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了修改和擴充。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創作方式:一種是從零開始,另一種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AI讓小學生有機會站在『數字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遠的風景,然後加入自己獨特的色彩。這可能是未來創作的新常態。」


隨著創作過程的深入,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孩子們開始對AI生成的內容越來越挑剔。

「這個押韻不夠好!」「這句話太老套了!」「這個詞太難唱了!」


他們不再滿足於AI的第一個版本,而是不斷要求修改和完善,直到歌詞完全符合他們的想像。

「你們知道嗎,」我對孩子們說,「你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專業音樂人也在做。他們使用AI作為創作工具,但最終的藝術決定還是由人類做出的。」


「就像我們告訴AI我們想要什麼,然後它給我們一個開始,但我們決定最終的樣子?」小明問道。

「沒錯,」我點點頭,「這就是人類和AI合作的美妙之處。AI提供創意的火花,但火花如何發展成火焰,還是由我們決定的。」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孩子們不斷完善他們的歌曲,添加動作、分配獨唱部分,甚至設計簡單的道具和服裝。林老師幫助他們練習演唱技巧,確保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表演。


才藝表演當天,學校禮堂擠滿了期待的家長和老師。當主持人宣布「接下來是三年級帶來的特別節目:『AI與小學生的音樂實驗室』」時,觀眾中爆發出一陣好奇的掌聲。


小明的小組第一個上場。他們穿著自製的「未來學生」服裝——銀色帽子和閃亮的背心,手持紙板做的「全息課本」。音樂響起,他們開始演唱他們的「未來學校」歌曲。


觀眾席上的家長們先是驚訝,然後開始微笑,最後跟著節拍拍手。當孩子們唱到副歌部分時,整個禮堂都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接下來的表演同樣精彩。「海底探險」小組帶來了充滿海洋聲效的歌曲;「超級英雄上學記」小組的表演包含了誇張的動作和笑料;「動物運動會」小組甚至為每個孩子準備了不同的動物頭飾。


但最令人驚喜的是最後一組——「AI與人類友誼」小組。他們的歌曲不僅旋律動聽,歌詞也出人意料地深刻:

```你有數據我有心你有算法我有情不同世界的我和你攜手創造新奇蹟

你教我計算和邏輯我教你感受和想像不完美的我們一起譜寫完美的樂章

[副歌]人類加AI超越所有界限不是你或我而是我們一起飛```

這首歌引發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甚至有幾位家長悄悄擦拭眼角。


表演結束後,林老師邀請我上台分享一些感想。


「今天的表演展示了一種新型的創造力,」我對觀眾說,「孩子們不僅僅是使用AI,而是與AI合作,引導它朝著他們想要的方向發展。這種人機協作可能代表了未來創作的新模式。」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繼續說,「孩子們保持了批判性思維。他們沒有盲目接受AI的第一個版本,而是不斷提出修改和改進。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技術作為工具,而人類保持最終的創造力和決策權。」


在回家的路上,小明和他的朋友們仍然興奮地討論著表演。他們甚至開始計劃下一個項目:用AI幫助創作一個小話劇。

「爸,」小明問我,「你覺得AI會取代音樂家和作曲家嗎?」


「我不這麼認為,」我回答,「AI可以生成旋律和歌詞,但音樂不僅僅是音符和文字的組合。真正偉大的音樂傳達的是情感、故事和人類經驗。這些方面,人類仍然遙遙領先。」

「那AI有什麼用呢?」小華問。


「AI可以成為音樂家的新工具,」我解釋道,「就像當年電子合成器的發明並沒有取代傳統樂器,反而創造了新的音樂可能性一樣。AI可能會改變音樂的創作過程,但不會取代音樂背後的人類創造力和情感表達。」


「我喜歡今天的活動,」小明說,「感覺就像我們有了一個超級聰明的朋友,幫我們想出歌詞的開頭,然後我們一起把它變得更好。」

「這正是AI最理想的使用方式,」我微笑著說,「不是替代人類創造力,而是放大和擴展它。」


「AI可以在幾秒鐘內生成一首歌,但它永遠無法體會站在舞台上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時那種興奮和自豪。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在AI時代,人類的表達和表演仍然無可替代。」


幾週後,學校收到了一個驚喜:當地的一家廣播電台聽說了這個AI音樂項目,希望邀請孩子們到電台錄製他們的歌曲,作為一個關於「未來教育」專題的一部分。


孩子們對此感到無比興奮,但也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這些歌曲的版權歸誰?是我們的還是AI的?」


這個問題讓我思考了一下。「這是個好問題,」我說,「目前的法律框架還沒有完全適應AI創作的現實。一般來說,AI生成的內容本身難以獲得版權保護,但人類對AI輸出的選擇、安排和修改可以受到保護。在你們的情況下,歌曲是你們和AI合作的結果,你們做出了創造性的貢獻和修改,所以你們應該擁有這些作品的權利。」


「太好了!」孩子們歡呼道,「我們要成為歌星了!」

錄音那天,孩子們表現得像真正的專業人士。他們認真聆聽錄音師的指導,多次練習以確保最佳效果,甚至自發地為彼此的表演加油鼓勵。最終的錄音效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電台製作人甚至半開玩笑地說要給孩子們發行一張專輯。


當歌曲在電台播出時,整個學校都為之瘋狂。孩子們成了校園名人,他們創作的「太空冰淇淋」和「未來學校」歌曲在操場上傳唱。更重要的是,這個項目激發了學校對AI輔助創作的更廣泛興趣,音樂課、美術課甚至語文課都開始探索如何將AI工具整合到教學中。


「林先生,」有一天,林老師打電話給我,「我想感謝您幫助我們開展這個項目。它不僅僅是一次成功的表演,更是改變了孩子們對技術和創造力的理解。」


「我很高興能參與其中,」我真誠地說,「看到孩子們如此熱情地擁抱新技術,同時保持自己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這真的很鼓舞人心。」


「我們正在計劃下一個項目,」林老師興奮地說,「『AI與傳統樂器的對話』,讓孩子們探索如何將AI生成的音樂元素與傳統樂器演奏結合起來。您願意再次參與嗎?」

「當然願意,」我笑著說,「只要不讓我演奏任何樂器。相信我,這對所有人都好。」


在這個AI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常常擔心技術會取代人類的創造力。但小明和他的同學們的經歷表明,AI更像是一種新的創作夥伴,擴展了表達的可能性,而不是取代創作者本身。


所以,下次當你的小孩對著YouTube上的流行歌曲嘆息「我永遠寫不出這麼好的歌」時,也許你可以告訴他們:「有了AI的幫助,你可以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歌曲。重要的不是歌曲有多完美,而是它表達了你想說的話,以你的方式。


而且,誰知道呢?也許你的『太空冰淇淋』會成為下一個網絡神曲!」


一句話說錯,全場失控?不再重複吼叫、崩潰、一句對的話,孩子就願意聽。

一張表教你 10 句關鍵語言 → 馬上改善親子互動


👉加入官方LINE輸入「教養語言」免費領取【10句教養語言轉譯表】




延伸資源:


🎧 Podcast 收聽全集|每天用 20 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力量


👉 https://reurl.cc/rEAK54



📺 YouTube 頻道|收看影片版 Podcast


👉 https://www.youtube.com/@ppvsread

藍色抽象背景
加白邊.png

林政宏(帥爸)這樣教小朋友AI

當 AI 遇上小學生的「腦洞大開」:AI 畫畫 VS. 小學生畫畫,誰的更抽象?

AI與小學生的虛擬實境探險:當想像力遇上無限可能

雲書苑

雲書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 |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20號3F

✉️ 信箱 | talk@ppvs.org

☎️ 電話 | (02) 2823 - 0833

AI教育快與慢 AI親子共學

  • 官方網站
  • Facebook
  • Line
  • Youtub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