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海嘯來襲,理科金飯碗也危險?帥爸:「孩子,這局很難講!」

上回說到,文科在就業市場上似乎有點「GG」,相較之下理工科像是吃了無敵星星,走路都有風。但先別高興得太早,因為一場更大的風暴可能正朝著理工科的「金飯碗」席捲而来!這個大魔王,就是越來越強大的AI。
💬 帥爸金句時間: 「嘿,風水輪流轉啊!以前笑文科的,現在搞不好輪到理科要開始『剉咧等』!跟你說,AI這小子,可是六親不認的,管你文組理組,擋路的通通掃掉!」
理工科也會「被退學」?AI說:換我上場!
你以為AI的目標只是取代重複性的勞動?太天真了!AI的技術發展路線,早就把那些年薪百萬的工程師們給默默鎖定為「優化目標」。
以前AI沒這麼囂張,是因為能力還不夠班。但現在,AI的水平已經卡在一個「快要可以,但還差一點點」的尷尬期。只要AI的性能再來一次像GPT-3到GPT-4那樣的跳躍式升級,我們大概就能拍板定案:AI取代年薪百萬工程師的能力,妥了!剩下的,只是把這種AI「產品化」而已。
💡知識點科普: 所 謂的「GPT-3到GPT-4的性能提升」,指的是大型語言模型在理解、生成、推理能力上的巨大飛躍。GPT-4在許多專業和學術基準測試中,表現已接近甚至超越人類水平。如果再有一次類似幅度的提升,AI的能力將難以想像。
這可不是我危言聳聽。最近,臉書(Meta)的老大祖克柏就在一個Podcast節目(Joe Rogan Experience)上大方承認,Meta的終極目標,就是讓AI完全取代中階工程師!他還預告,最快2025年,Meta就能開發出這種等級的AI系統。雖然初期用AI工作的成本可能還很高,但幾年後,成本會降到比僱用人類中階工程師還便宜至少三成。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想想看,今天那些讓程式設計師們覺得寫code變輕鬆、變方便的AI工具(例如現在最強大的Cursor),搞不好就是幾年後取代他們的AI系統的「先行版」啊!
OpenAI對AI取代人類工作,也提出了五個發展階段,而我們現在正處於第三階段的研發中:
具有會話能力的AI (聊天機器人,已經有了!)
具有人類水平的推理者 (能像人一樣思考,快了!)
能夠採取行動的代理人 (能獨立完成任務,研發中!)
能夠協助發明創造的創新者 (能幫你搞發明!)
能夠組織創新和工作的組織者 (AI當你的老闆!)
💡知識點科普: OpenAI 的這五個階段,描繪了從簡單對話到能主導創新和管理工作的「通用人工智慧」(AGI,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的可能路徑。目前我們離第五階段還很遠,但AI的發展速度確實超乎預期。
這場變革不只會發生在程式設計師身上。未來,所有工程領域的中高階技術職位,都有可能被AI取代。唯一還需要人類的地方,可能只剩下在AI完成階段性工作時,找個人來「蓋章確認」一下。
現在,即使是比較保守的科技巨頭都認為,未來10年內,90%的開發者可能會失業。我的老天鵝啊!
💬 帥爸金句時間: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就算你是理工學霸,也要多學點AI搞不定的軟實力,不然到時候哭都來不及!」
當這些過去創造財富最核心的群體也開始失業,那麼,不管是文科還是理工科,都將面臨被AI「團滅」的危機。大家一起手牽手,在失業的路上作伴,好像也沒那麼孤單了(誤)。
一個大膽的想像:20年後,如果大學不再分文理科?
大學這玩意兒,大概1000年前就出現了。在接下來的幾百年裡,大學在社會中的角色,比較像是一個「行會」或「公會」。行會成員學的是所謂的「自由技藝」,也就是「七藝」:文法、修辭、辯論、算術、音樂、幾何、天文。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現在的「通識教育大全餐」?
完成學業的人,主流的就業方向就是在大學裡當老師,繼續教下一代學生七藝,或者教更高級的神學、醫學、法學。也有一部分人走出大學,成為皇室貴族的幕僚或顧問。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一直都很少。即使是中世紀最大的十所大學,巔峰時期的在校生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到三萬人。跟1850年之後的大學比起來,學生數量真是少得可憐。
為什麼1850年後差這麼多?因為那時大學的職能裡,多了一項「富國強兵」的任務。由國家出錢辦的大學,學生畢業後很多都進入政府機構服務。這類大學越開越多,多出來的學生也流向社會,成為商業公司裡的研發人員,推動了工業革命和科技進步。
那麼,大約二十年後,當AI強大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時,大學的功能會不會向一千年前的傳統「文藝復興」一下呢?
💡知識點科普: 1850年代後,德國的洪堡大學模式 (Humboldtian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強調教學與研究結合,對現代大學影響深遠。同時,工業革命對工程、科學人才的需求大增,也促使大學科系朝向更專業化、實用化發展。
「富國強兵」、開發超屌產品的任務,交給AI系統可能更可靠、成本更低、性能也更好。到時候,大多數年輕人上大學,可能就真的是為了學習他們真心喜歡的科目,越來越不會把「就業前景」當成選系的首要考量。如果一個年輕人想提升個人素養,他可能會選一門數學、一門音樂、一門繪畫,再加一門田徑,類似這樣自由奔放的組合。
聽起來,這樣的未來好像很美好,對吧?人人都能追求自己熱愛的事物,不用再為五斗米折腰。
但,通往美好未來的過渡期,恐怕會痛到你想拔插頭!
這個痛苦來自於:一開始,可能只有5%的工程師失業;後來,變成50%、70%的工程師失業。但總還是有一小部分技能門檻超高、AI暫時無法取代的頂尖工程師沒失業。於是,就會出現「千軍萬馬搶過獨木橋」的慘烈畫面。
到時候,全球的年輕人可能會瘋狂地去競爭那少數幾個僅存的職位,像是「人機協作系統設計師」、「AI邊界安全工程師」、「極端環境AI現場調試工程師」之類的。光想那個內卷程度,就讓人頭皮發麻。
而且,在這個過渡期,雖然取代人類的AI系統能力夠強了,但維運成本可能還是很高,只是由那些科技巨頭用雄厚的現金儲備在硬撐、在補貼。所以,社會上會出現大批失業人口,但政府或企業可能還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提供「無條件基本收入」(UBI)之類的社會安全網。
💡知識點科普: 「無條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 是一個社會政策概念,指政府定期無條件發放一筆足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金錢給所有公民。面對AI可能造成的大規模失業,UBI成為越來越多人討論的潛在解決方案之一,但其實現方式與資金來源仍有許多爭議。
在這種情況下,眾多失業又失去財富的人們,會怎麼做呢?如果是我,我可能會想……至少先把AI學起來吧!
不知道你怎麼想呢?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看法!
一句話說錯,全場失控?不再重複吼叫、崩潰、一句對的話,孩子就願意聽。
一張表教你 10 句關鍵語言 → 馬上改善親子互動
👉加入官方LINE輸入「教養語言」免費領取【10句教養語言轉譯表】
延伸資源:
🎧 Podcast 收聽全集|每天用 20 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力量
📺 YouTube 頻道|收看影片版 Podc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