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誓,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在客廳中央模仿消化系統的運作。
但當你有兩個對人體充滿好奇的孩子,而且他們剛剛在學校上了一堂關於身體的課時,事情就會朝著你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方向發展,就像我嘗試遵循的那些健身計劃一樣。
「爸爸,食物進入肚子後會發生什麼事?」小兒子在晚餐時突然問道,嘴裡還塞滿了義大利麵,這讓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食物在口腔階段的樣子,比我希望看到的要詳細得多。
「我們的心臟為什麼會跳動?它永遠不會累嗎?」大兒子緊接著問,一邊用手指在胸口模仿心跳的節奏。
就在我準備用「嗯,這個嘛...」這種經典的父親迴避技巧時,我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將SPARK引導式學習模型應用到人體探索中。
畢竟,比起解釋為什麼爸爸的肚子比以前大了(純粹是因為「肌肉」,我堅持這個說法),教導孩子們了解自己身體的奧秘要有意義得多。
See(觀察與引導)
第二天,我宣布我們要進行一次「身體大探險」。
我從書架上找出一本人體百科全書,那本書厚得足以用來壓平一條皺巴巴的牛仔褲。我還準備了一些有趣的道具:一個氣球、一根彈性繩、一個小型泵水器、一些透明管子,以及一堆看起來可疑的紅色顏料(不,那不是番茄醬,雖然我確實考慮過這個選項)。
「今天,」我用我最神秘的聲音宣布,「我們要探索地球上最神奇的機器——人體。」
孩子們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那種興奮的表情通常只出現在「披薩之夜」或「爸爸試圖使用新的電子設備」這類特殊場合。
我們首先觀察了自己的脈搏。我教孩子們如何在手腕上找到脈搏點,感受血液在動脈中流動的節奏。
「感覺到了嗎?」我問道,「那是你的心臟在工作,即使你睡著了,它也從不休息。」
「哇!」小兒子驚嘆道,「它一直在跳,從我出生就開始了?」
「沒錯,」我回答,「而且在你出生前就開始了。你的心臟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跳動,那時你只有一顆葡萄那麼大。」
這個事實似乎讓他們震驚不已。
大兒子立刻開始計算他的心臟已經跳動了多少次(「數百萬次!」),而小兒子則試圖想像一顆葡萄大小的嬰兒,這個畫面顯然讓他既著迷又有點困惑。
Prompt(提示與方向)
看到孩子們對人體產生了興趣,我決定引導他們思考更深入的問題:「你們覺得為什麼我們需要呼吸?血液在我們體內做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感到餓和渴?」
我拿出一張大紙,在上面畫了一個簡單的人體輪廓,然後在周圍寫下了幾個引導性問題:
身體如何獲取能量?
不同的器官系統如何協同工作?
我們的大腦如何控制身體的一切?
大兒子立刻提出了一個假設:「我們呼吸是為了獲取氧氣,就像汽車需要汽油一樣!」
小兒子則好奇地問:「食物去哪裡了?它怎麼變成能量的?」
這些問題正是我希望聽到的。我拿出氣球,將它比作肺部,展示了呼吸的過程——吸氣時氣球膨脹,呼氣時氣球收縮。然後我用泵水器和透明管子創建了一個簡單的「循環系統」模型,展示了心臟如何將血液泵送到全身。
「血液就像一支送貨隊伍,」我解釋道,「它將氧氣和營養物質送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然後帶走廢物。」
「就像垃圾車!」小兒子興奮地說。
「某種程度上是的,」我笑著回答,「只是比垃圾車乾淨多了,希望如此。」
為了展示消化系統,我們進行了一個有趣的實驗。我拿出一個透明的塑料袋,裡面放入一些麵包和水,然後揉捏它,模擬胃部的工作。孩子們對這個過程既著迷又有點噁心,尤其是當我解釋真正的胃還會添加強酸來分解食物時。
「所以我們的胃裡有酸?像電池一樣的酸?」大兒子問道,眼睛睜得大大的。
「是的,但是更特殊,」我解釋道,「它強大到可以分解食物,但不會傷害胃壁,因為胃有特殊的保護層。」
「酷斃了!」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這可能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用「酷斃了」來形容消化液。
AI Assistant & Ask(AI助手與提問)
在我們的身體探索過程中,孩子們提出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有些甚至讓我這個自認為知識淵博的父親也感到困惑。這時,我決定向AI助手求助。
孩子們開始思考他們想知道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會打噴嚏?」「為什麼傷口會結痂?」「我們的頭髮和指甲為什麼會一直長?」「為什麼有些人需要戴眼鏡?」
我們一起將這些問題輸入AI助手,然後觀察它如何回答。當AI解釋打噴嚏是身體清除鼻腔異物的防禦機制時,孩子們點頭表示理解;當它談到傷口結痂是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形成保護層的過程時,大兒子驚嘆不已。
但最有趣的部分是當我們問到關於頭髮和指甲的問題。
AI解釋說,它們由一種叫做角蛋白的物質組成,這種物質由特殊細胞產生,而這些細胞不斷分裂產生新的角蛋白,推動頭髮和指甲生長。
「所以我們的頭髮和指甲基本上是由死細胞組成的?」大兒子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驚訝。
「是的,」我回答,「這就是為什麼剪頭髮和指甲不會痛,因為你剪掉的部分已經不是活的了。」
小兒子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說:「那麼,我們的皮膚也會脫落和更新,對吧?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會癢?」
我不得不承認,我從未想過這個問題。我們再次向AI求助,它解釋說皮膚確實會不斷更新,外層的死細胞會脫落,被新細胞替代,這個過程大約需要27天。
「這意味著每個月我們基本上都有一層全新的皮膚!」我總結道,這個事實似乎讓孩子們既驚訝又著迷。
Reflect(反思與統整)
在收集了大量關於人體的知識後,我們坐下來整理我們學到的內容。我拿出一張大紙,在中間畫了一個人體輪廓(這次我的藝術水平有所提高,至少孩子們能認出這是一個人,而不是某種奇怪的章魚)。
「讓我們來整理一下我們今天學到的關於人體的知識,」我建議道。
我們開始在紙上記錄關鍵點:循環系統如何運作、消化過程的各個階段、呼吸系統的功能,以及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孩子們輪流分享他們最感興趣的發現,有時會爭論哪個身體系統最「酷」,這場辯論的熱度足以讓體溫計爆表。
「我最喜歡的是心臟,」大兒子宣布,「因為它從不休息,一直在工作。」
「我喜歡大腦,」小兒子反駁道,「因為它控制一切,就像身體的指揮官。」
我解釋說,人體的奇妙之處在於所有系統都相互依賴,缺一不可。「就像一個完美的團隊,」我說,「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工作,但他們一起合作才能讓整個系統運轉。」
這個比喻似乎讓他們理解了人體的整體性,尤其是當我解釋說,即使是最微小的細胞也在為整個身體的健康做出貢獻時。
Know(知識內化與應用)
為了將我們的人體知識付諸實踐,我提議創建一個「健康生活計劃」。我們拿出一個筆記本,開始記錄如何保持身體各個系統的健康:
循環系統:定期運動,保持心臟強健
呼吸系統:深呼吸練習,避免污染
消化系統:均衡飲食,多喝水
骨骼和肌肉:鍛煉和拉伸,攝入足夠的鈣質
免疫系統:保持衛生,充足睡眠
孩子們對這個計劃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尤其是當我解釋說,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像照顧一輛昂貴的跑車一樣——需要優質的燃料(食物)、定期維護(運動)和足夠的休息時間。
最令人驚訝的是,他們開始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大兒子開始更加注意自己的飲食,甚至主動要求吃更多的蔬菜,「因為它們含有維生素,對細胞很重要」;小兒子則開始每天做「肺部練習」,這基本上就是他在院子裡跑來跑去,然後誇張地深呼吸,但嘿,至少他在鍛煉。
他們甚至開始關注家人的健康習慣。「爸爸,你今天喝了足夠的水嗎?」大兒子會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彷彿他突然成了家庭健康顧問。
「媽媽,你需要多休息,這樣你的細胞才能修復自己,」小兒子會認真地建議,這讓我妻子既感動又好笑。
💬帥爸金句:人體是宇宙中最精密的機器,沒有使用說明書,卻有自我修復功能;當孩子了解自己身體的奧秘,他們不只是獲得知識,更是學會尊重生命的奇蹟。
💡知識點
人體由多個相互依賴的系統組成,包括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
心臟是一個強大的肌肉泵 ,每天泵送約7,500升血液,在一生中可能跳動超過30億次。
人體的免疫系統能識別和抵抗數百萬種不同的病原體,是一個複雜而高效的防禦網絡。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平均每27天完成一次更新,不斷脫落舊細胞並生成新細胞。
SPARK學習模型通過觀察、提問、AI輔助、反思和應用五個步驟,幫助孩子建立對人體系統的具體理解和健康意識。
在我們的身體探險結束後,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變化:孩子們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身體。
他們不再將身體視為理所當然,而是開始欣賞它的複雜性和奇妙之處。小兒子甚至開始在睡前感謝自己的身體各個部位:「謝謝你,心臟,一直為我跳動;謝謝你,肺,幫我呼吸;謝謝你,大腦,記住所有重 要的事情。」
大兒子則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爸爸,」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問道,「如果我成為一名醫生,我可以幫助修復別人的身體,對嗎?」
這個問題讓我感動不已,不是因為他可能選擇的職業(雖然我不會介意家裡有個醫生),而是因為它反映了他開始思考如何將知識用於幫助他人。
我想,這可能就是教育的真諦——不是填鴨式地灌輸事實和數據,而是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同理心,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如何運用知識造福世界。
至於我,我只希望孩子們的健康熱情不會導致他們對我的生活方式進行過度監督。
因為說實話,有時候爸爸只是想安靜地享用他的冰淇淋,而不是聽一場關於糖分如何影響胰島素水 平的即興演講。
但話說回來,如果這是培養他們對健康生活的熱愛的代價,那麼放棄幾次甜點也是值得的。
一句話說錯,全場失控?不再重複吼叫、崩潰、一句對的話,孩子就願意聽。
一張表教你 10 句關鍵語言 → 馬上改善親子互動
👉加入官方LINE輸入「教養語言」免費領取【10句教養語言轉譯表】
延伸資源:
🎧 Podcast 收聽全集|每天用 20 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力量
📺 YouTube 頻道|收看影片版 Podc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