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文章1:當三歲的亮亮在超市大發脾氣

如果你曾經帶過三歲小孩去超市,你就會知道這是一場隨時可能爆發的定時炸彈。就像是在玩俄羅斯輪盤,只是這把槍裡的每個彈艙都裝滿了子彈,而且扳機是由一個情緒波動比股市還劇烈的小傢伙控制的。
那是個週六的下午,我決定帶著亮亮去超市採購。太太和帥帥去參加鋼琴比賽了,所以只有我和亮亮兩個「男子漢」在家。我心想:完美的父子時光!我們可以一起買些食材,回家做頓美味的晚餐給媽媽和哥哥驚喜。
哦,天真的我。
一開始一切都很順利。亮亮坐在購物車的兒童座 位上,興高采烈地指著各種商品,像個小導遊一樣介紹:「爸爸,這是香蕉,黃色的!」「爸爸,那是西瓜,好大喔!」
然後,我們路過了糖果區。
亮亮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像是發現了失落的寶藏。「爸爸,我要那個!」他指著一盒色彩繽紛的巧克力豆。
「不行,亮亮,」我溫和但堅定地說,「我們今天不買糖果。」
就是這句話,引爆了超市核彈。
亮亮的臉瞬間變成了番茄色,然後他開始了一場足以讓歌劇院專業女高音自嘆不如的尖叫表演。「我——要——巧——克——力——!」每個音節都伴隨著更高分貝的哭聲,他的小腿在空中猛踢,小拳頭在空中揮舞,彷彿在進行某種古老的召喚儀式,試圖呼喚出糖果之神。
超市裡的其他顧客紛紛轉頭看向我們。有些人投來同情的目光(顯然是過來人),有些則是責備的眼神(顯然是 還沒有孩子的人)。我感到一股熱氣湧上臉頰,那種「為什麼地球不立刻裂開一條縫讓我鑽進去」的尷尬感。
在這個關鍵時刻,我有幾個選擇:
屈服於亮亮的要求,買下那盒巧克力豆,換取片刻的和平(但代價是強化了「大哭大鬧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這一行為模式)
堅持我的立場,忍受尷尬,拖著尖叫的亮亮完成購物或直接離開(但這可能會讓情況更糟)
用威脅或懲罰的方式強制亮亮停止哭鬧(「如果你再哭,就沒有故事時間了!」)
在過去,我可能會選擇第一或第三種方式。但現在,有了我的四個育兒原則,我決定採取不同的策略。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應用原則2:放下評判,專注解決問題
首先,我深呼吸,提醒自己:亮亮不是在「故意搗亂」或「不懂事」。他只是一個三歲的孩子,面對強烈的慾望和失望,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調節自己的情緒。
我蹲下來,平視亮亮的眼睛,用平靜的聲音說:「我看到你真的很想要那個巧克力豆,對嗎?」
亮亮的哭聲稍微減弱了一點,他點點頭,抽泣著說:「我想要...」
「你覺得很失望,因為爸爸說不行,對嗎?」
又一個點頭。
「我理解你的感受。有時候我也很想要某些東西,但不能立刻得到,那感覺真的很糟糕。」
這種情緒確認並沒有立即停止亮亮的哭泣,但它確實降低了情緒的強度。更重要的是,它向亮亮傳達了一個信息:我理解他的感受,我接納他的情緒,即使我不同意他的行為。
💬帥爸金句:「在孩子的情緒風暴中,最有力的避雷針不是邏輯說服,而是情感連接。」
應用原則1:親子關係至上
接下來,我需要確保這個事件不會損害我們的親子關係。我不希望亮亮覺得「爸爸不愛我了」或「爸爸不理解我」。
我輕輕擁抱了亮亮,即使他還在抽泣。「亮亮,爸爸愛你,即使你現在很生氣。爸爸理解你想要巧 克力的感受,但爸爸也需要為你的健康做決定。」
然後我提出了一個選擇:「我們可以選擇一種健康的零食,或者我們可以一起計劃週末做一次特別的甜點。你覺得哪個主意更好?」
給予選擇權是維護關係的重要策略。它向孩子表明,即使在限制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尊重他們的意見和感受。
亮亮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說:「我想...我想做甜點。」
「太好了!我們可以一起做巧克力餅乾。現在,我們需要先完成今天的購物,好嗎?」
亮亮點點頭,眼淚停止了。危機解除。
💡知識點:研究表明,給予孩子適當的選擇權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主感和合作意願。這不是讓孩子完全自由決定,而是在安全和適當的範圍內提 供有限的選項,幫助他們練習決策能力。
應用原則3:構建系統,不計較眼前
這個超市事件讓我意識到,我需要構建一個更好的「購物系統」,而不僅僅是應對每次的情緒爆發。
回家後,我和太太討論了這個問題,我們決定實施以下策略:
- 購物前的預期設定
:在進入超市前,明確告訴孩子這次購物的計劃和規則,包括是否會購買零食或玩具。
- 參與感
:給孩子一個在購物過程中的「工作」,如幫忙找特定商品或檢查購物清單。
- 獎勵系統
:不是用糖果作為獎勵,而是設立一個「超市表現良好」的獎勵,如回家後的特別活動時間。
- 飢餓管理
:確保孩子在購物前不會太餓,因為飢餓會加劇情緒波動。
- 時間管理
:選擇孩子精力充沛且情緒穩定的時段去購物,避開他們通常的疲倦或煩躁時間。
這個系統不是為了避免所有的情緒爆發——那是不現實的——而是為了減少它們的頻率和強度,並為我們提供更好的應對工具。
💬帥爸金句:「不要期望三歲孩子在糖果區前保持理性,就像不要期望自己在半價特賣時保持冷靜一樣。」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 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應用原則4:分清主體,尊重需求邊界
最後,這個事件也讓我思考了需求主體的問題:
亮亮想要糖果的需求是真實的,即使從健康角度看不是最佳選擇。我拒絕購買糖果的決定也是基於他的需求(健康飲食),而不僅僅是我的需求(避免麻煩或展示「好父親」的形象)。
同時,我需要尊重亮亮表達情緒的需求,同時也要教導他適當的表達方式。這是一個微妙的平衡:既不壓抑他的情緒(「男孩不哭」),也不縱容不當的表達方式(大吵大鬧)。
在後續的超市之旅中,我開始更多地與亮亮討論他的感受和選擇:「你看到了喜歡的糖果,感到很想要,對嗎?」「我們今天不買糖果,但你可以選擇如何處理這種失望的感覺。你可以深呼吸,可以告訴我你的感受,或者我們可以一起想想其他的事情。」
這種方法並不能立即解決所有問題,但它確實幫助亮亮逐漸發展出更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
💡知識點:幼兒的前額葉皮質(負責自我控制和決策的大腦區域)尚未完全發展,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面對強烈慾望時很難保持冷靜。研究表明,前額葉皮質的發展持續到20多歲,這意味著自我控制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指導。
後續發展
那次超市事件後的幾個月裡,我們的「購物系統」逐漸見效。亮亮的超 市情緒爆發減少了,雖然偶爾還會有小插曲,但強度和持續時間都大大降低。
更重要的是,亮亮開始學會用語言而不是尖叫來表達他的需求和失望。有一次,他看到喜歡的糖果,深吸一口氣,然後說:「爸爸,我很想要那個糖果,但我知道今天不能買。我可以把它放在我的『願望清單』上嗎?」
那一刻,我幾乎想立刻買下整個糖果區作為獎勵!但我克制住了自己,只是蹲下來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告訴他我為他的成長感到驕傲。
反思
超市情緒爆發是幾乎每個父母都會面對的挑戰。它們往往發生在最不方便的時刻,在最公開的場合,讓我們感到尷尬、無助和沮喪。
但這些時刻也是寶貴的教育機會——不僅對孩子,也對我們自己。它們教會我們耐心、同理心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們提醒我們,育兒不是關於完美控制,而是關於有意識地回應和持續成長。
最重要的是,它們提醒我們:在育兒的所有挑戰中,維護親子關係始終是最重要的目標。因為只有在安全、信任和理解的關係基礎上,我們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成長為情緒健康、有韌性的個體。
下次當你在超市看到一個正在處理孩子情緒爆發的父母時,不要投以責備的目光。相反,給他們一個理解的微笑或鼓勵的點頭。因為在育兒這條路上,我們都是同行者,都在盡最大努力應對這些小小的、尖叫的、有時令人抓狂但又無比可愛的挑戰。
💬帥爸金句:「在育兒的戰場上,沒有完美的勝利,只有不斷學習的勇士。」
一句話說錯,全場失控?不再重複吼叫、崩潰、一句對的話,孩子就願意聽。
一張表教你 10 句關鍵語言 → 馬上改善親子互動
👉加入官方LINE輸入「教養語言」免費領取【10句教養語言轉譯表】
延伸資源:
🎧 Podcast 收聽全集|每天用 20 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力量
📺 YouTube 頻道|收看影片版 Podc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