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PARK模型與青少年教育:如何在13-18歲階段培養AI時代的獨立思考者

SPARK模型與青少年教育:如何在13-18歲階段培養AI時代的獨立思考者

引言

上個月,我受邀到一所高中進行寫作工作坊。課間休息時,一位16歲的學生走過來,神情嚴肅地問我:「為什麼我們還要學習所有這些東西?我的手機上有ChatGPT,它可以寫論文、解數學題,甚至可以用五種語言說笑話。我們到底在為什麼未來做準備?」


這個問題讓我停下了咖啡杯。不是因為我沒有答案,而是因為這個年輕人問出了一個如此深刻的問題——一個許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在迴避的問題。


「你知道嗎,」我回答道,「當計算器發明時,人們也問過同樣的問題:『為什麼還要學數學?』但事實證明,真正的數學不是計算,而是思考方式。同樣,真正的教育不是記憶事實或遵循公式——這些AI確實可以做得比我們好。


真正的教育是學會如何思考、如何質疑、如何創造,以及如何成為一個有道德感和目標感的人。這些是AI可能永遠無法取代的能力。」


💬林政宏(帥爸)金句:「在AI可以瞬間回答幾乎任何事實性問題的時代,青少年教育的重點不應該是『知道什麼』,而是『如何思考』、『如何判斷』和『為何行動』。

我們不需要培養會走路的維基百科,我們需要培養能夠質疑AI、超越AI、明智使用AI的獨立思考者。SPARK模型正是為培養這種深度思考能力而設計的教育框架。」


青少年階段(13-18歲)是認知和身份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大腦前額葉皮質快速發展,抽象思維、批判性思考和元認知能力顯著提升。同時,青少年開始積極探索自己的身份、價值觀和未來方向,尋求獨立性的同時又渴望歸屬感和認同。


然而,在AI和數位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青少年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傳統上強調知識獲取和標準化測試的教育模式顯得越來越不足,無法培養AI時代真正需要的能力:批判性思考、創造性問題解決、道德判斷、自主學習和身份建構。


SPARK模型提供了一個整合框架,將深度探究、技術賦能和人際互動結合起來,為青少年創造有意義、有挑戰性的學習體驗,培養他們在AI時代茁壯成長所需的高階思維和身份發展。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將SPARK模型應用於青少年教育,幫助13-18歲的年輕人在AI時代的學習旅程中發展成為獨立思考者和負責任的行動者。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青少年發展特點與AI時代的核心能力

青少年的認知和社交情感發展

要有效應用SPARK模型於青少年教育,我們首先需要了解13-18歲青少年的發展特點:

認知發展

  • 形式運算思維的發展(依據皮亞傑理論)

  • 抽象思考假設推理能力的增強

  • 多維度思考系統分析能力的發展

  • 元認知能力的顯著提升

  • 思維靈活性創造性思考的增強

  • 長期規劃決策能力的發展

  • 複雜道德與哲學問題的興趣增加


社交情感發展

  • 身份探索與形成的關鍵期(根據埃里克森理論)

  • 自主性獨立性需求的提升

  • 同伴關係歸屬感的重要性日增

  • 情感強度與波動增加

  • 風險評估自我調節能力逐漸發展

  • 價值觀與道德觀的形成與內化

  • 未來導向思考目標設定的能力增強


社會認知發展

  • 視角採取能力的成熟

  • 社會議題與不公正的敏感度提高

  • 理想主義批判性社會思考的發展

  • 權威社會規範的質疑與重新評估

  • 全球意識跨文化理解的拓展


這些發展特點意味著青少年階段是培養高階思維能力、道德判斷、身份建構和公民參與的關鍵期,SPARK模型可以有效支持這些能力的發展。


AI時代青少年需要培養的核心能力

在AI和自動化日益普及的未來,某些能力將變得尤為重要:

1. 批判性思考和信息素養

在信息爆炸和AI生成內容普及的時代,能夠評估信息可靠性、識別偏見、質疑假設和做出合理判斷的能力變得至關重要。青少年需要學會「思考關於思考」,理解不同思維方式的優勢和局限。

2. 創造性問題解決和創新

AI擅長解決結構化問題和優化已知解決方案,但面對開放性、模糊性和創新性挑戰,人類的創造力仍然無可替代。青少年需要發展跨領域思考、打破常規和創造性冒險的能力。

3. 道德推理和價值判斷

在技術可能性與道德應然性之間做出判斷的能力將變得越來越重要。青少年需要發展道德推理框架,考慮行動的倫理影響,並在價值衝突中做出負責任的決策。

4. 自主學習和元認知

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學會如何學習比學習特定內容更重要。青少年需要發展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包括設定目標、選擇策略、監控進度和反思成效。

5. 數位素養和AI素養

理解技術工具的功能、限制和道德影響,以及如何負責任地使用這些工具的能力,將成為未來公民的必備素養。青少年需要學會與AI協作而非依賴,理解AI的黑箱性質和潛在偏見。

6. 身份建構和目標感

在自動化增加的世界中,清晰的自我認識、個人價值觀和目標感將變得更加重要。青少年需要探索「在AI時代,什麼使我成為人類?」這一根本問題。

7. 協作和跨文化能力

在全球互聯的世界中,與不同背景的人有效合作的能力將繼續是人類的核心優勢。青少年需要發展跨越差異的溝通、協商和共創能力。


SPARK模型可以有效地培養這些核心能力,同時確保青少年掌握必要的學科知識和技能。


SPARK模型在青少年教育中的應用

SPARK模型可以根據青少年的發展特點進行調整,同時保持其核心原則:

S-See階段:批判性觀察與問題識別

對青少年來說,這個階段強調批判性觀察和問題識別:

青少年適應策略

  • 引導多角度和多層次觀察,超越表面現象

  • 鼓勵質疑「理所當然」,識別隱藏假設

  • 培養識別模式、矛盾與系統性問題的能力

  • 將觀察連接至社會、歷史與全球背景

  • 引導學生發現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議題


實施方法

  • 使用**「透鏡」方法**,從不同學科與視角觀察同一現象

  • 分析媒體、文本與數據中的偏見與框架

  • 使用**「問題樹」工具**識別根本問題與表面症狀

  • 創造機會觀察真實世界的複雜性與矛盾

  • 引導批判性討論,挑戰主流敘事與「單一故事」


技術整合

  • 使用數位工具擴展觀察視野,如全球數據可視化虛擬實境體驗

  • 分析AI生成內容,識別其模式、偏見與局限性

  • 運用協作平台,匯集並比較多元觀察與視角


在這個階段,技術和AI工具可以擴展觀察範圍和深度,但重點是發展青少年的批判性觀察能力和問題識別能力。


P-Prompt階段:深度問題設計與研究規劃

對青少年來說,這個階段培養複雜問題設計和研究規劃能力:

青少年適應策略

  • 引導設計多層次、跨學科的探究問題

  • 教授不同類型的研究方法及其適用情境

  • 培養研究倫理意識負責任的探究態度

  • 鼓勵設計能挑戰現有理解的問題

  • 引導制定系統性、可行的研究計劃


實施方法

  • 使用**「問題精煉」過程**,從初始問題發展出更深入、更有意義的問題

  • 分析**「好問題」的特徵**:開放性、多層次、挑戰性、相關性

  • 教授研究設計基礎:變量控制、樣本選擇、數據收集方法

  • 引導考慮研究的倫理維度與潛在影響

  • 創建研究計劃模板,包括時間線、資源需求與方法論說明


技術整合

  • 使用數位工具進行協作研究設計與規劃

  • 分析AI如何影響研究問題與方法

  • 探討數位工具的潛力與限制對研究可能性的影響


在這個階段,技術可以支持研究設計和計劃過程,但核心是發展青少年自己的問題設計和研究規劃能力。


A-AI Assistant & Ask階段:批判性研究與多元資源整合

對青少年來說,這個階段發展高階研究能力和批判性資源評估:

青少年適應策略

  • 教授高階研究策略:交叉驗證、來源分析、偏見識別

  • 引導批判性評估不同類型的資源與證據

  • 培養與AI工具的有效協作,同時保持批判性

  • 鼓勵尋求多元視角反對觀點

  • 發展數據素養:收集、分析與解釋數據


實施方法

  • 使用**「CRAAP測試」**評估資源(時效性、相關性、權威性、準確性、目的

  • 分析不同資源類型的優勢與局限

  • 教授有效使用學術數據庫高級搜尋技巧

  • 引導批判性使用AI研究助手,理解其局限與潛在偏見

  • 創造機會進行原始研究:訪談、調查、實驗、實地考察


技術整合

  • 使用AI工具輔助研究,同時保持人類判斷與批判性

  • 利用數位工具獲取並分析大量數據

  • 使用協作平台整合多元資源與視角


在這個階段,AI和數位工具可以作為強大的研究助手,但重點是培養青少年的批判性研究能力和資源評估能力,使他們成為技術的主人而非僕人。


R-Reflect階段:深度分析與批判性思考

對青少年來說,這個階段培養高階思維和元認知能力:

青少年適應策略

  • 引導多層次分析:描述、分析、評估、創造

  • 培養識別和質疑假設的能力

  • 鼓勵考慮多元視角和替代解釋

  • 發展元認知意識:思考自己的思考過程

  • 引導連接新理解與更廣泛的概念和系統


實施方法

  • 使用**「思考層次」框架**,從表面描述到深度分析

  • 引導**「假設挑戰」活動**,識別和質疑隱藏假設

  • 創造**「視角輪換」討論**,從不同立場分析問題

  • 使用**「思考日誌」**記錄與反思思考過程

  • 引導批判性討論,鼓勵建設性質疑與辯論


技術整合

  • 使用數位工具創建思維導圖與概念連接

  • 分析AI生成的反思與分析,識別其優勢與局限

  • 利用協作平台進行群體反思與多元分析


在這個階段,技術可以支持反思和分析過程,但核心是發展青少年自己的批判性思考和元認知能力。

K-Know階段:創新表達與負責任行動

對青少年來說,這個階段鼓勵創新表達和有意義的行動:

青少年適應策略

  • 引導創造性和批判性知識綜合

  • 鼓勵創新表達與跨學科連接

  • 培養將知識轉化為行動的能力

  • 發展考慮行動倫理影響的意識

  • 引導反思學習過程與個人成長


實施方法

  • 提供多種表達選項:學術論文、創意作品、社會行動、技術產品等

  • 引導**「知識到行動」計劃**,將理解轉化為有意義的改變

  • 創造真實受眾與目的,增加學習意義

  • 使用**「倫理影響」框架**,考慮行動的多層次影響

  • 引導反思整個SPARK過程,識別學習和成長


技術整合

  • 使用數位工具創造創新表達與產品

  • 探索AI作為創作協作者的可能性與限制

  • 利用技術擴大行動影響與受眾範圍


在這個階段,技術可以作為強大的創作和行動工具,但重點是發展青少年的創新表達能力和負責任行動能力。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SPARK在行動:青少年教育案例

讓我們看看SPARK模型如何在實際青少年教育中應用:

案例:「數位身份與隱私」項目(適合15-17歲學生)

目標

通過探究數位身份和隱私議題,發展批判性思考、研究能力、道德推理和數位公民素養。

學科整合

資訊科技、倫理學、社會研究、語言藝術、媒體研究

活動指南

SSee階段:數位觀察者(青少年適應)

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數位足跡:

社交媒體存在、搜索歷史、應用使用等。使用數位工具可視化個人數據流動和使用情況。分析數位平台的隱私政策和使用條款,識別隱藏假設和權力關係。

探討不同文化和地區對隱私的不同理解和法規。識別數位隱私相關的關鍵問題和矛盾。


引導問題:

  • 誰擁有和控制我們的數位數據?權力關係如何?

  • 隱私在數位時代意味著什麼?它如何演變?

  • 數位身份與實體身份有何關係和差異?

  • 不同群體(年齡、文化、社會經濟地位)的數位隱私體驗有何不同?


Prompt階段:隱私研究者(青少年適應)

引導學生將初步觀察轉化為深度研究問題。

小組選擇感興趣的數位隱私方面進行深入探究。

設計研究方法:調查、訪談、案例分析、政策比較等。

制定研究計劃,包括倫理考量和潛在偏見。預測可能的研究結果和影響。


研究問題示例:

  • 數位監控如何影響青少年的行為和身份發展?

  • 不同社交媒體平台的商業模式如何塑造其隱私實踐?

  • 隱私權與安全需求如何平衡?誰決定這種平衡?

  • AI和大數據如何改變隱私的概念和實踐?


AI Assistant & Ask階段:數位調查員(青少年適應)

引導使用多元研究資源:學術文獻、新聞報導、法律文件、專家訪談。教授批判性評估數位隱私信息的策略。

分析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視角:技術公司、政府、隱私倡導者、普通用戶。

收集原始數據:同伴調查、社區訪談、數位平台分析。使用AI工具輔助研究,同時批判性評估其局限。


研究活動:

  • 數位隱私政策分析(識別關鍵條款和隱含意義)

  • 數據洩露案例研究(分析原因、影響和應對)

  • 隱私法規比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方法)

  • 青少年隱私態度和行為調查(識別認知與行為差距)


Reflect階段:隱私思考者(青少年適應)

引導批判性分析研究發現,識別模式、矛盾和深層問題。

探討數位隱私的倫理維度:權利、責任、價值衝突。

考慮不同視角:個人自由、集體安全、商業利益、文化差異。

反思個人數位行為與價值觀的一致性。分析技術發展(如AI)對未來隱私的潛在影響。


反思活動:

  • 「價值衝突」分析:識別數位隱私中的價值衝突和可能解決方案。

  • 「未來情境」思考:預測技術發展對隱私的潛在影響。

  • 「個人-社會」連接:分析個人數位行為與社會結構的關係。

  • 「元認知」日誌:反思自己對隱私的理解如何演變。


Know階段:數位公民行動者(青少年適應)

小組設計展示學習的創意項目:政策提案、意識提升活動、教育資源等。

創建個人數位隱私計劃,平衡便利性和保護。

設計改進數位平台隱私實踐的創新解決方案。

向真實受眾(同伴、家長、社區、政策制定者)展示研究和建議。反思學習過程和未來行動步驟。


創作項目:

  • 數位隱私指南(針對不同年齡群體)

  • 數位隱私政策改進提案(針對學校或社區組織)

  • 隱私意識提升活動或社交媒體活動

  • 創新隱私保護工具或應用概念設計


觀察要點

  • 學生是否展現出對數位隱私複雜性的深入理解?

  • 他們是否能夠批判性評估不同來源和視角?

  • 他們是否發展出更細微的道德推理和價值判斷?

  • 他們是否能夠將理解轉化為負責任的個人行動和社會參與?

  • 他們對自己的數位身份和行為是否有更強的反思意識?


青少年SPARK實施的關鍵考量

培養批判性AI素養

在青少年教育中,培養批判性AI素養至關重要:

1. 理解AI基本原理

幫助青少年理解AI如何工作、其能力和局限,避免過度神化或妖魔化。

2. 批判性評估AI輸出

培養識別AI生成內容中的偏見、錯誤和局限的能力。

3. 負責任的AI使用

發展明智使用AI工具的判斷力,知道何時使用、如何使用以及何時不使用。

4. AI倫理意識

培養對AI倫理問題的理解:隱私、公平、透明度、責任歸屬等。

5. 人機協作能力

發展與AI有效協作的能力,將AI視為工具而非替代者。

6. 創造性超越

鼓勵思考人類如何創造性地超越AI能力,發展真正的人類優勢。


支持身份發展和目標感

SPARK模型需要支持青少年的關鍵發展任務:

1. 探索機會

提供多元探索機會,幫助青少年發現興趣、價值觀和優勢。

2. 反思空間

創造安全的反思空間,探討「我是誰」、「我的價值觀是什麼」、「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等問題。

3. 真實貢獻

創造機會做出真實貢獻,體驗能力感和目標感。

4. 導師關係

提供與多元榜樣和導師連接的機會,擴展可能性視野。

5. 未來導向思考

引導思考未來情境和路徑,同時保持適應性和開放性。

6. 價值觀澄清

支持個人價值觀的探索和澄清,發展內在指南針。


平衡結構與自主性

青少年SPARK實施需要在支持和自主之間取得平衡:

1. 漸進式自主

隨著能力發展逐漸增加自主權和減少支架。

2. 有意義的選擇

在SPARK框架內提供有意義的選擇,增加主動性和參與度。

3. 明確期望與靈活路徑

保持清晰的學習目標,同時允許達成目標的路徑多樣化。

4. 反思性指導

提供反思性指導而非指令性指導,引導自我發現。

5. 失敗的安全空間

創造可以安全嘗試、失敗和學習的環境。

6. 共同設計

邀請青少年參與學習體驗的設計和評估。


家庭中的青少年SPARK

支持獨立探究

家庭可以支持青少年的獨立探究:

1. 智力夥伴關係

與青少年建立智力夥伴關係,共同探討複雜問題和想法。

2. 資源提供

提供支持深度探究的資源:書籍、工具、專業知識、社區連接。

3. 思考空間

創造安靜的思考和工作空間,尊重專注需求。

4. 好奇示範

示範終身學習和好奇心,分享自己的探究和學習。

5. 技術平衡

協助建立健康的技術使用平衡,既支持學習又避免干擾。


家庭SPARK對話與活動

家庭可以實施有意義的SPARK對話和活動:

1. 「大問題」晚餐討論

定期討論有深度的問題和時事,鼓勵多元視角和批判性思考。

2. 「觀點挑戰」活動

輪流為不同立場辯護,發展視角採取能力和論證技巧。

3. 「未來情境」探索

討論可能的未來情境及其影響,發展前瞻性思考。

4. 「價值觀澄清」對話

探討個人和家庭價值觀,以及它們如何指導決策和行動。

5. 「行動項目」

一起設計和實施小型社區項目或行動,將思考轉化為實踐。


支持自主性與連接

青少年需要自主性和連接的平衡:

1. 漸進式獨立

隨著能力發展逐漸增加責任和自主權。

2. 開放溝通

保持開放、非評判的溝通渠道,成為思想板而非指令者。

3. 尊重隱私

尊重適當的隱私和個人空間,同時保持連接。

4. 協商界限

共同設定合理界限,解釋原因而非僅強制規則。

5. 情感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基地,特別是在探索和冒險時。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常見問題

如何平衡SPARK探究與學術準備?

整合而非對立:

  • 將SPARK探究與學術標準和考試準備明確連接

  • 展示深度理解如何支持標準化測試表現

  • 使用「逆向設計」,從學術要求出發設計有意義的SPARK探究

  • 幫助青少年理解不同學習情境的不同策略,發展適應性


如何處理青少年對AI的過度依賴?

培養健康關係:

  • 明確區分「與AI協作」和「依賴AI」的差異

  • 設計需要人類獨特能力的任務:創造力、道德判斷、情感理解

  • 教授「AI素養」,包括理解AI局限和偏見

  • 創造「無AI區域」,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 引導反思AI使用對思維和學習的影響


如何評估SPARK學習中的高階思維?

多元評估策略:

  • 使用表現性評估,評估真實情境中的能力應用

  • 設計評估思維過程而非僅結果的任務

  • 收集多種形式的學習證據:作品、反思、討論、行動

  • 納入自我評估和同伴評估,發展元認知能力

  • 使用評估量規明確高階思維的標準和層次


如何處理青少年的挑戰和反抗?

建設性回應:

  • 將質疑視為批判性思考的表現,而非不尊重

  • 邀請青少年提出建設性替代方案,而非僅批評

  • 明確區分可協商和不可協商的界限

  • 解釋原因和價值,而非僅強調規則和權威

  • 創造正當管道表達不同意見和影響決策


延伸活動

「未來自我」項目

引導青少年創建「未來自我」項目,探索AI時代的身份、目標和價值觀。使用SPARK模型引導:觀察當前自我和社會趨勢,提出關於未來身份的問題,研究不同路徑和可能性,反思價值觀和優先事項,創造表達未來願景的作品。這培養前瞻性思考和身份建構能力。


「倫理實驗室」

創建家庭或小組「倫理實驗室」,定期討論技術和社會的倫理困境。選擇真實案例或假設情境,使用SPARK模型分析:觀察多個角度,提出倫理問題,研究不同倫理框架和視角,反思價值衝突,提出平衡解決方案。這培養道德推理和價值判斷能力。


「創新挑戰」

設計「創新挑戰」,鼓勵青少年使用SPARK模型解決真實問題:觀察社區或全球挑戰,定義具體問題,研究現有解決方案和資源,分析不同方法的優缺點,創造和測試創新解決方案。這培養創造性問題解決和行動能力。


結語

青少年階段是認知和身份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培養AI時代核心能力的黃金時期。在AI和數位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青少年教育需要超越傳統的知識傳授模式,培養真正的人類優勢:批判性思考、創造力、道德判斷、自主學習和身份建構。


SPARK模型為青少年教育提供了一個整合框架,通過精心設計的See(批判性觀察)、Prompt(深度問題設計)、AI Assistant & Ask(批判性研究)、Reflect(深度分析)和Know(創新表達與行動)階段,創造有意義、有挑戰性的學習體驗。這一模型不僅培養學科知識和技能,更發展AI時代最寶貴的能力:獨立思考、批判性評估、創造性問題解決、道德判斷和自主行動。


正如林政宏(帥爸)所言:「在AI可以瞬間回答幾乎任何事實性問題的時代,青少年教育的重點不應該是『知道什麼』,而是『如何思考』、『如何判斷』和『為何行動』。我們不需要培養會走路的維基百科,我們需要培養能夠質疑AI、超越AI、明智使用AI的獨立思考者。SPARK模型正是為培養這種深度思考能力而設計的教育框架。」


通過SPARK模型,我們可以創造一個青少年教育環境,在這裡,學習是主動的而非被動的,質疑與答案同樣重要,技術是工具而非主宰,每個年輕人的獨特聲音和視角都得到尊重。這樣的教育不僅為AI時代做準備,更培養真正的人類優勢——那些使我們成為人的品質:批判性思考、創造性想像、道德判斷和目標追求。


在青少年教育中實施SPARK模型,我們不是在教導年輕人如何在未來的世界中生存,而是在賦予他們創造那個世界的能力——一個更具反思性、更有創造力、更加公正的世界。


一句話說錯,全場失控?不再重複吼叫、崩潰、一句對的話,孩子就願意聽。

一張表教你 10 句關鍵語言 → 馬上改善親子互動


👉加入官方LINE輸入「教養語言」免費領取【10句教養語言轉譯表】




延伸資源:


🎧 Podcast 收聽全集|每天用 20 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力量


👉 https://reurl.cc/rEAK54



📺 YouTube 頻道|收看影片版 Podcast


👉 https://www.youtube.com/@ppvsread

藍色抽象背景
加白邊.png

創造力與批判性思考:SPARK如何培養AI時代的關鍵思維能力

SPARK與全球公民教育:培養跨文化理解與合作

SPARK模型與教師專業發展:如何培養AI時代的教育引導者

雲書苑

雲書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 |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20號3F

✉️ 信箱 | talk@ppvs.org

☎️ 電話 | (02) 2823 - 0833

AI教育快與慢 AI親子共學

  • 官方網站
  • Facebook
  • Line
  • Youtub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