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模型與評估創新:如何評量AI時代的學習成果

引言
上週,我參加了一場教育評估研討會,主題是「AI時代的學習評量」。會場裡坐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的表情從困惑到焦慮不等。
「所以,」一位戴著圓框眼鏡的高中教師開口道,「我們都知道AI可以寫論文、解數學題、甚至通過標準化測驗。那麼,我們如何確定學生真正學到了什麼?我們的評估方法是否已經過時了?」
「而且,」另一位小學老師補充道,「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培養批判性思考、創造力和協作能力,那麼傳統的紙筆測驗還有意義嗎 ?我們如何評量這些更深層次的能力?」
研討會主持人——一位資深教育評估專家——微笑著點頭:「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問題,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問題。事實是,AI不僅挑戰了我們的教學方法,也挑戰了我們的評估方法。」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眼鏡教師問道,「完全放棄測驗和考試?」
「不,」主持人回應道,「不是放棄,而是重新思考和重新設計。我們需要創造能夠評量AI時代真正重要能力的評估方法——那些AI無法輕易複製的能力。」
「聽起來很美好,」小學老師說,「但具體怎麼做呢?我們已經被標準化測驗和成績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框架,」主持人解釋道,「一個幫助我們重新思考評估目的、設計新型評估方法、整合技術優勢的框架。這就是SPARK模型的 價值所在——它不僅是學習的框架,也是評估創新的強大工具。」
「SPARK?」一位新老師問道,「那不是關於AI輔助學習的嗎?」
「是的,但它的原則同樣適用於評估創新,」主持人回應道,「想想看:See(觀察)——理解評估的真正目的和當前挑戰;Prompt(提問)——設計能夠評量深層學習的關鍵問題;AI Assistant & Ask(AI輔助與提問)——明智地整合AI並尋求適當支持;Reflect(反思)——批判性評估評估方法和結果;Know(知識應用)——將評估轉化為學習和改進。這不正是有效評估創新所需的過程嗎?」
房間裡安靜了一會兒,人們思考著這個觀點。
「我明白了,」眼鏡教師最終說道,「所以我們不只是在應對AI對評估的挑戰,我們是在使用AI思維來重新思考評估的本質。」
「正是如此!」主持人熱情地回應,「在AI時代,評估不應該只是測量學生能記住什麼或能解決什麼標準化問題,而是應該評量他們如何思考、如何創造、如何協作、如何適應——這些是AI可以輔助但無法替代的人類能力。SPARK模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框架,不僅幫助我們應對AI帶來的評估挑戰,還能利用它來重新想像和重塑評估的未來。」
💬林政宏(帥爸)金句:「在AI時代,評估不應該只是測量學生能記住什麼或能解決什麼標準化問題,而是應該評量他們如何思考、如何創造、如何協作、如何適應——這些是AI可以輔助但無法替代的人類能力。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真正的評估創新不是讓評估適應AI,而是利用AI重新定義評估——創造能夠真實反映學生在真實世界中應用知識和技能能力的評估方法。
在這個新時代,最好的評估不是那些能被AI輕易破解的標準化測驗,而是那些能夠捕捉學生思維過程、創造力、協作能力和適應性的真實評估——這些是AI可以輔助但無法替代的評估方法。」
在AI和數位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育評估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一方面,AI能夠輕易通過傳統測驗、撰寫論文、解決標準化問題,使許多傳統評估方法的有效性受到質疑。
另一方面,AI和數位技術也提供了設計新型評估方法、收集多元數據、提供即時反饋的新可能性,為評估創新開闢了新途徑。
在這個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思考評估的目的和方法,創造能夠評量AI時代真正重要能力的評估方法——批判性思考、創造力、協作能力、適應性學習等AI無法輕易複製的能力。
SPARK模型——原本設計用於引導學生在AI輔助下進行自主學習——也為評估創新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框架,幫助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評估目的、設計新型評估方法、整合技術優勢,並確保評估真正支持學習。
本文將探討如何將SPARK模型應用於評估創新,幫助教育工作者重新定義評估的目的和方法,發展AI時代所需的評估實踐,並確保評估真正支持學生發展關鍵能力。我們將分析AI時代評估的新挑戰和機遇,探討SPARK模型在評估創新中的應用,並提供具體的實施策略和案例。
AI時代評估的新挑戰與機遇
傳統評估方法的局限
AI和數位技術正在挑戰傳統評估方法的有效性和相關性:
1. 知識記憶的評估AI能夠輕易記住和檢索大量信息,使純粹測試記憶的評估失去意義。
2. 標準化問題解決AI能夠解決標準化問題和測驗,使這類評估難以區分學生真實能力。
3. 論文和寫作評估AI能夠生成符合標準的論文和寫作,挑戰傳統寫作評估的有效性。
4. 單一正確答案的評估AI擅長找到單一正確答案,而真實世界問題通常有多種可能解決方案。
5. 靜態知識的評估傳統評估通常測試靜態知識,而非動態應用和適應能力。
6. 個體孤立的評估傳統評估通常關注個體表現,而非協作能力和集體智慧。
這些局限要求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評估的目的和方法,創造能夠真實評量學生在AI時代所 需能力的評估方法。
評估創新的新機遇
同時,AI和數位技術也為評估創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1. 真實情境評估的可能性數位工具使模擬真實情境和問題的評估成為可能。
2. 過程導向評估的支持技術可以捕捉和分析學習過程,而非僅關注最終結果。
3. 多元數據的收集數位工具可以收集多元數據,提供更全面的學習證據。
4. 即時反饋的提供AI可以提供即時、個性化的反饋,支持形成性評估。
5. 自我評估的增強技術可以支持學生的自我評估和反思能力發展。
6. 協作評估的促進數位工具可以支持協作項目和集體評 估。
這些機遇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新想像和重塑評估的可能性,但需要有創新思維、設計能力和技術整合能力來實現這些潛力。
AI時代評估的新目標
面對這些挑戰和機遇,評估的目標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
從測量知識到評量能力- 傳統目標:測量學生記住了多少知識- 新興目標:評量學生如何應用、分析和創造知識
從標準化到個性化- 傳統目標:與標準化標準比較學生表現- 新興目標:評量學生相對於個人學習目標的進步
從結果導向到過程導向- 傳統目標:關注最終答案和結果- 新興目標:評量思維過程、策略和方法
從單一維度到多元維度- 傳統目標:關注單一學科或技能- 新興目標:評量跨學科能力和整合技能
從外部評判到自我評估- 傳統目標:由教師或系統評判學生表現- 新興目標:培養學生的自我評估和反思能力
從孤立評估到嵌入式評估- 傳統目標:評估作為學習之外的活動- 新興目標:評估作為學習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這些目標轉變要求教育工作者發展新的評估思維、方法和實踐,SPARK模型為這一轉變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框架。
SPARK模型在評估創新中的應用
SPARK模型——See(觀察)、Prompt(提問)、AI Assistant & Ask(AI輔助與提問)、Reflect(反思)、Know(知識應用)——可以有效應用於評估創新,幫助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評估目的、設計新型評估方法、整合技術優勢,並確保評估真正支持學習。
S-See階段:評估目的與挑戰觀察在評估創新中,See階段強調觀察和理解評估的真正目的與當前挑戰:
評估適應策略:
引導觀察AI如何影響評估實踐
培養對評估目的的深入理解
鼓勵識別當前評估方法的局限
支持探索創新評估方法和實踐
促進對學生學習需求的敏感性
實施方法:
設計「評估審計」,評估當前評估實踐
使用「目的反思」,澄清評估的真正目的
引導「學生訪談」,了解評估體驗
創建「評估探索」,考察創新評估模式
組織「未來技能分析」,確定需要評量的關鍵能力
技術整合:
使用數據分析工具評估當前評估效果
利用數位平台探索評估趨勢和研究
使用協作工具收集多方觀點
使用AI工具識別評估模式和趨勢
在這個階段,技術可以擴展教育工作者的觀察和理解範圍,但重點是發展對評估目的的深入理解和對當前評估局限的批判性意識,培養評估創新的基礎。
P-Prompt階段:評估設計與關鍵問題
在評估創新中,Prompt階段強調評估設計和關鍵問題開發:
評估適應策略:
引導設計能夠評量深層學習的評估任務
培養制定開放性、挑戰性問題的能力
教授設計真實情境評估的方法
引導考慮多元評估方法和形式
支持創造能夠捕捉思維過程的評估
實施方法:
使用「關鍵問題設計」,開發深層思考問題
引導「真實任務創建」,設計真實情境評估
教授「多元評估設計」,創建多種評估形式
創建「過程捕捉」,設計能夠評量思維過程的方法
引導「標準開發」,創建明確的評估標準和指標
技術整合:
使用數位工具設計互動式評估任務
利用模擬工具創建真實情境評估
使用AI工具生成和完善評估問題
使用協作平台支持集體評估設計
在這個階段,技術可以支持創新評估的設計和開發,但 核心是發展教育工作者的評估設計能力,培養創造能夠真實評量深層學習和關鍵能力的評估任務的技能。
A-AI Assistant & Ask階段:評估實施與技術整合
在評估創新中,AI Assistant & Ask階段強調評估實施和技術整合:
評估適應策略:
引導實施創新評估方法
培養明智整合AI和技術的能力
教授收集多元評估數據的方法
引導提供即時、有效反饋
支持在評估過程中解決問題
實施方法:
設計「評估實施計劃」,指導評估行動
引導「技術整合」,明智地使用AI和技術
教授「數據收集」,獲取多元評估證據
創建「反饋系統」,提供即時、有效反饋
組織「問題解決」,應對評估挑戰
技術整合:
使用數位平台實施互動式評估
利用AI工具提供即時反饋和支持
使用數據收集工具獲取多元證據
使用協作平台支持協作評估
使用分析工具處理評估數據
在這個階段,技術和AI工具可以顯著增強評估實施和數據收集,但重點是發展教育工作者的評估實施能力和技術整合能力,培養在複雜環境中實施創新評估的技能。
R-Reflect階段:評估分析與反思
在評估創新中,Reflect階段強調評估分析和反思:
評估適應策略:
引導分析和解釋評估數據
培養批判性評估評估方法的能力
教授促進學生自我評估的方法
引導反思評估對學習的影響
支持調整和改進評估實踐
實施方法:
使用「數據分析」,分析評估結果和模式
引導「方法評估」,評估評估方法的有效性
教授「學生反思」 ,促進學生自我評估
創建「影響分析」,評估評估對學習的影響
組織「改進循環」,根據反思調整評估
技術整合:
使用數據分析工具處理評估數據
利用可視化工具呈現評估結果
使用反思平台支持學生自我評估
使用AI工具識別評估模式和見解
在這個階段,技術可以支持評估數據的深度分析和反思,但核心是發展教育工作者的評估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培養持續改進評估實踐的文化。
K-Know階段:評估應用與改進
在評估創新中,Know階段強調評估應用和改進:
評估適應策略:
引導將評估結果轉化為學習改進
培養使用評估驅動教學決策的能力
教授建立持續評估改進循環的方法
引導分享和擴展成功評估實踐
支持發展評估創新文化
實施方法:
設計「學習計劃」,根據評估結果調整學習
引導「教學調整」,根據評估結果改進教學
教授「評估改進」,持續完善評估方法
創建「實踐分享」,分享成功評估經驗
組織「創新實驗」,嘗試新評估方法
技術整合:
使用學習管理系統整合評估和學習
利用數據系統支持數據驅動決策
使用知識平台分享評估最佳實踐
使用AI工具識別改進機會和模式
在這個階段,技術可以支持評估結果的應用和改進,但重點是發展教育工作者的評估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持續改進評估實踐的文化。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SPARK在行動:評估創新案例
讓我們看看SPARK模型如何在實際評估創新中應用:
案例:「深層學習評估」項目
目標
通過應用SPARK模型,設計和實施能夠評量學生批判性思考、創造力、協作能力和適應性學習等深層能力的創新評估方法,超越傳統的知識測試,真實反映學生在AI時代的學習成果。
評估領域
批判性思考、創造力、協作能力、適應性學習、問題解決
活動指南
See階段:評估目的探索者
觀察AI如何影響評估實踐
評估當前評估方法的局限
識別需要評量的關鍵能力
了解學生對評估的體驗和需求
探索創新評估方法和實踐
引導問題:
「AI如何挑戰我們當前的評估方法?」
「我們的評估真正測量的是什麼?」
「學生在AI時代需要發展哪些關鍵能力?」
「學生如何體驗我們的評估方法?」
「哪些創新評估方法可以為我們提供靈感?」
Prompt階段:評估設計者
設計能夠評量深層學習的評估任務
創建真實情境和問題
開發多元評估方法和形式
設計能夠捕捉思維過程的評估
創建明確的評估標準和指標
概念發展問題:
「我們如何設計能夠評量批判性思考的任務?」
「哪些真實情境可以作為評估背景?」
「我們需要哪些多元評估方法?」
「如何捕捉學生的思維過程?」
「我們的評估標準和指標應該是什麼?」
AI Assistant & Ask階段:評估實施者
實施創新評估方法
整合適當的技術工具
收集多元評估數據
提供即時、有效反饋
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技術整合:
使用數位平台實施互動式評估
利用AI工具提供即時反饋
使用數據收集工具獲取多元證據
使用協作平台支持協作評估
使用分析工具處理評估數據
Reflect階段:評估分析者
分析和解釋評估數據
評估評估方法的有效性
促進學生自我評估和反思
評估評估對學習的影響
識別需要改進的領域
反思問題:
「評估數據告訴我們什麼?」
「我們的評估方法有效嗎?」
「學生如何反思自己的學習?」
「評估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
「我們需要如何改進我們的評估?」
Know階段:評估改進者
將評估結果轉化為學習改進
根據評估結果調整教學
改進和完善評估方法
分享成功評估經驗
嘗試新的評估方法
應用活動:
「學習計劃」: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
「教學調整」:根據評估結果調整教學策略
「評估改進」:完善和改進評估方法
「實踐分享」:與同事分享成功評估經驗
「創新實驗」:嘗試新的評估方法和形式
觀察要點
評估是否真實反映學生的深層學習能力?
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評估過程?
評估是否提供有意義的反饋和學習機會?
評估是否支持學生發展自我評估能力?
評估結果是否有效指導教學和學習改進?
評估方法是否持續改進和創新?
評估創新SPARK實施的關鍵考量
平衡形成性與總結性評估
在實施SPARK模型進行評估創新時,平衡形成性與總結性評估至關重要:
1. 整合評估目的明確形成性和總結性評估的不同目的和價值。
2. 設計評估連續體創建從形成性到總結性的評估連續體。
3. 使用多元證據收集和使用多元證據支持不同評估目的。
4. 提供有效反饋確保反饋及時、具體、可行,支持學習改進。
5. 學生參與促進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形成性和總結性評估。
6. 技術明智整合明智地整合技術支持不同類型的評估。
確保評估公平與包容
SPARK模型可以幫助確保評估公平與包容:
1. 多元評估方法使用多元評估方法適應不同學習風格和需求。
2. 文化回應性評估設計尊重和回應不同文化背景的評估。
3. 無障礙評估設計確保評估對所有學生都是可訪問的。
4. 偏見意識培養培養對評估中潛在偏見的意識。
5. 學生聲音整合將學生聲音整合到評估設計和改進中。
6. 技術公平使用確保技術的使用不會加劇不平等。
培養學生評估能力
在評估創新中培養學生的評估能力至關重要:
1. 自我評估促進促進學生發展自我評估能力。
2. 同儕評估引導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同儕評估。
3. 評估素養發展發展學生理解和使用評估的能力。
4. 目標設定支持支持學生設定和監控學習目標。
5. 反思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和習慣。
6. 評估參與鼓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估設計和改進。
不同學習環境的評估創新SPARK
傳統課堂評估創新 SPARK
See 階段:評估審計
評估當前評估實踐和方法
識別傳統評估的優勢與局限
了解學生對評估的體驗與反應
探索適合課堂的創新評估方法
確定需要評量的關鍵能力
Prompt 階段:評估重設計
設計能評量深層學習的課堂評估
創建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真實任務
開發多元評估方法與形式
設計能捕捉思維過程的活動
創建明確標準與指標
AI Assistant & Ask 階段:評估實施
實施創新評估方法
整合適當技術工具
收集多元數據
提供即時有效反饋
解決實施過程問題
Reflect 階段:評估分析
分析與解釋評估數據
評估方法的有效性
促進學生自我評估與反思
評估評估對學習的影響
識別需改進領域
Know 階段:評估改進
將結果轉化為教學調整
改進與完善評估方法
分享成功經驗
嘗試新方法
建立持續改進循環
線上學習評估創新 SPARK
See 階段:線上評估分析
評估當前線上評估實踐
識別線上學習的挑戰與機遇
了解學生在虛擬環境下的評估體驗
探索創新方法
確定數位學習關鍵能力
Prompt 階段:線上評估設計
設計適合線上的評估任務
創建數位化的真實情境
使用數位工具進行多元評估
捕捉學生線上思維與學習歷程
設計線上專用評量標準
AI Assistant & Ask 階段:線上評估實施
整合平台與工具
提供線上即時回饋
解決技術與參與挑戰
收集數位數據
支援教學回饋循環
Reflect 階段:線上評估分析
分析評估資料
促進學生線上自我反思
評估整體效益與學習影響
識別技術與方法需改善處
Know 階段:線上評估改進
根據結果調整線上教學設計
推進評估創新實踐
分享經驗與策略
持續進行優化實 驗
專案式學習評估創新 SPARK
See 階段:專案評估分析
評估現有專案評估實踐
確認專案式學習的特殊評估需求
探索創新專案評估方法
確定需要評量的過程能力與合作技能
Prompt 階段:專案評估設計
設計嵌入式評估任務
對應不同階段設計不同評估方式
創建與專案緊密連結的真實情境任務
發展能呈現學習歷程的工具
設計專案導向的量規與標準
AI Assistant & Ask 階段:專案評估實施
整合支援專案的技術與工具
收 集完整的學習證據(成果+過程)
提供即時與持續性回饋
解決實務運作與回收問題
Reflect 階段:專案評估分析
學生與教師共同分析成果
自我與同儕評估並加以反思
評估對學習與團隊合作的影響
識別提升學習動機與成果的要素
Know 階段:專案評估改進
根據評估調整未來專案設計
分享跨學科成功案例
建立評估文化與經驗傳承
持續進行創新評估實驗與擴散
🎁專為忙碌爸媽精心打造的《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
忙到沒時間懂AI,但又怕孩子被時 代甩開? 這份《爸媽的AI共學起手包》,就是給你的。
每次只要15分鐘,讓你和孩子一起做出第一份AI作品
不用懂技術、不用教學,只要陪著,就能啟動未來素養
任務卡+Notion打卡表,一頁式設計,超好上手
👉加入官方LINE並輸入「共學」今晚就能開始第一個任務,帶孩子一起走進AI的世界
常見問題
如何平衡創新評估與標準化要求?
平衡策略:
使用 「目標對齊」,確保創新評估與核心標準對齊
實施 「多元證據」,使用多種方法評量關鍵標準
設計 「嵌入式評估」,將標準評估嵌入真實任務
創建 「翻譯工具」,將創新評估結果轉化為標準報告
引導 「利益相關者教育」,幫助理解創新評估的價值
提供 「平行評估」,同時使用創新和傳統方法
建立 「漸進式轉變」,逐步引入創新評估
使用 「數據支持」,用數據證明創新評估的有效性
如何確保 AI 輔助評估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確保策略:
使用 「過程評估」,關注思維過程而非僅結果
設計 「多階段評估」,在不同時間點評估學習
實施 「多元證據」,收集多種形式的學習證據
創建 「真實任務」,設計 AI 難以模擬的真實情境
引導 「反思整合」,要求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
提供 「即時評估」,在課堂中進行即時評估
建立 「協作評估」,評量學生的協作能力
整合 「適應性挑戰」,設計能夠適應學生回應的評估
如何幫助教師發展評估創新能力?
支持策略:
使用 「專業學習社群」,創建教師協作學習空間
設計 「漸進式發展」,分階段發展評估能力
實施 「示範和指導」,提供具體示範和支持
創建 「反思實踐」,促進對評估實踐的反思
引導 「同儕合作」,鼓勵教師協作設計評估
提供 「資源和工具」,分享評估資源與工具
建立 「實驗空間」,鼓勵嘗試與學習
慶祝 「創新認可」,認可和分享成功實踐
延伸活動
「評估創新實驗室」
教師成為「評估設計師」,使用SPARK模型設計和測試創新評估方法。他們確定需要創新的評估領域,研究創新評估方法,設計新的評估任務和工具,在小規模環境中測試這些方法,收集和分析結果,反思和改進設計,最後分享和擴展成功的創新。
這培養評估設計能力、創新思維和實證實踐,同時創造能夠真實評量深層學習的評估方法。
「學生評估合作社」
教師和學生成為「評估合作者」,共同使用SPARK模型設計和實施評估。他們一起探討評估的目的和價值,共同設計評估任務和標準,協作實施評估過程,共同反思和分析結果,合作改進評估方法。
這培養學生的評估素養、自主性和主人翁意識,同時創造更有意義和相關的評估體驗。
「評估數據工作室」
教師成為「數據分析師」,使用SPARK模型收集、分析和應用評估數據。他們設計數據收集策略,使用多種工具收集多元數據,分析和解釋數據模式和趨勢,將數據轉化為教學和學習見解,根據數據調整教學和評估實踐。這培養數據素養、分析思維和證據導向實踐,同時創造更有效的數據驅動教學和評估。
結語
在AI和數位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育評估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AI能夠輕易通過傳統測驗、撰寫論文、解決標準化問題,使許多傳統評估方法的有效性受到質疑。
同時,AI和數位技術也提供了設計新型評估方法、收集多元數據、提供即時反饋的新可能性,為評估創新開闢了新途徑。
在這個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思 考評估的目的和方法,創造能夠評量AI時代真正重要能力的評估方法——批判性思考、創造力、協作能力、適應性學習等AI無法輕易複製的能力。
傳統的評估方法——專注於知識記憶、標準化問題解決、單一正確答案——已不足以評量這些更深層次的能力。
SPARK模型為評估創新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框架,幫助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評估目的、設計新型評估方法、整合技術優勢,並確保評估真正支持學習。
通過精心設計的See(評估目的與挑戰觀察)、Prompt(評估設計與關鍵問題)、AI Assistant & Ask(評估實施與技術整合)、Reflect(評估分析與反思)和Know(評估應用與改進)階段,SPARK模型創造了一個系統性的評估創新過程,支持教育工作者發展AI時代所需的評估實踐。
正如林政宏(帥爸)所言:「在AI時代,評估不應該只是測量學生能記住什麼或能解決什麼標準化問題,而是應該評量他們如何思考、如何 創造、如何協作、如何適應——這些是AI可以輔助但無法替代的人類能力。
真正的評估創新不是讓評估適應AI,而是利用AI重新定義評估——創造能夠真實反映學生在真實世界中應用知識和技能能力的評估方法。
在這個新時代,最好的評估不是那些能被AI輕易破解的標準化測驗,而是那些能夠捕捉學生思維過程、創造力、協作能力和適應性的真實評估——這些是AI可以輔助但無法替代的評估方法。」
通過將SPARK模型應用於評估創新,我們不僅幫助教育工作者應對AI帶來的評估挑戰,還賦予他們塑造評估未來的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評估不再是學習之外的活動,而是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提供有意義的反饋、促進深層理解、培養自我評估能力,並真實反映學生在AI時代茁壯成長所需的關鍵能力。
最終,評估創新不僅關乎測量學習,更關乎促進學習。通過創造能夠真實評量批判性思考、創造力、協作能力和適應性學習的評估方法,我們不僅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能力,還積極培養這些能力——為學生在AI時代茁壯成長做好準備。這不僅是評估的未來,也是教育的未來。
一句話說錯,全場失控?不再重複吼叫、崩潰、一句對的話,孩子就願意聽。
一張表教你 10 句關鍵語言 → 馬上改善親子互動
👉加入官方LINE輸入「教養語言」免費領取【10句教養語言轉譯表】
延伸資源:
🎧 Podcast 收聽全集|每天用 20 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力量
📺 YouTube 頻道|收看影片版 Podcast










